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影響血液檢測結果的八大因素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08-24 15:23作者:羅曉青\湯倩

影響血液檢測結果的八大因素

initpintu_副本.jpg

1、運動:肌肉活動的影響可分短暫性的和持續性的兩類,短暫性影響為血漿脂肪酸含量,可因運動而暫時減少,而后漸漸增加而恢復。丙氨酸可因運動暫時增加達180%,而乳酸則可增加至300%。受到持續性影響的主要是一些肌肉有關酶,如肌酸激酶、醛縮酶、乳酸脫氫酶等。據稱,一場60分鐘的手球訓練賽后11小時,肌酸激酶活性比賽前仍增加達125%,長期堅持體育鍛煉還會提高性激素水平,因此采血前宜安靜,不進行過大的活動。

2、食物:進餐后血漿脂肪、蛋白質、糖類均有所增加。有人研究:高脂餐后2~4小時采血,多數人堿性磷酸酶含量增高,主要來自腸源性同工酶,且與血型有密切關系,O型或B型增高更明顯。一般認為高蛋白質餐使血漿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響肌酐含量,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可減低膽固醇含量;香蕉、菠蘿、番茄可使尿液5-羥色胺增加數倍;含咖啡因飲料,可使血漿游離脂肪酸增加,并使腎上腺和腦組織釋放兒茶酚胺。食物如含有動物血液,可引起糞隱血假陽性。故在做相應檢驗時,應對食物有一定的控制。

??3、過度空腹: 一般血液生化檢驗要求病人晚餐后禁食,至次日晨采血,空腹約12~14小時。但過度空腹,若達24小時以上,對某些檢驗項目有較大影響,例如血清膽紅素可因空腹48小時而增加240%;血糖可因空腹過長而減少為低血糖;血脂空腹過度,甘油三酯、甘油、游離脂肪酸反有增加,而膽固醇無明顯改變。故空腹并非越長越好,近年國外有人主張膽固醇單項檢驗,不必空腹抽血。??  

4、飲酒:飲酒后使血漿乳酸、尿酸鹽、己醛、乙酸鹽增加。長期飲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加,谷氨酰轉肽酶(GGT)亦較不飲酒的人為高,甚至可以將這項作為嗜酒者的篩選檢查。

??5、吸煙: 吸煙癮大的人,血液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可達8%,而不吸煙者含量在1%以下。此外兒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較不吸煙者為多。血液學方面亦有變化,白細胞數增加,嗜酸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增多,血紅蛋白偏高,平均紅細胞體積偏高。

6、藥物:藥物對檢驗的影響非常復雜,1.5萬多種藥物對檢驗有干擾作用。眾所周知,抗結核藥、抗生素、抗白血病制劑、磺胺類藥物,對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幾片常用藥物可以引起嚴重的藥物反應。故在采樣檢查之前,暫停各種藥物是上策,如不可停用,則應了解可能對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7、體位:體位影響血液循環,由于血漿和組織間液因體位不同而平衡改變,則細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質的改變較為明顯,例如由臥位改為站位,血漿白蛋白可因此而濃度增大,總蛋白、酶、鈣、膽紅素、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等亦因站位而濃度增加;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紅細胞計數亦于站位時增加。由于體位的因素,不要讓病人自己到檢驗科來采血做血常規,或復查紅、白細胞計數,以免體位引入的誤差。

??8、其他:病人準備還應考慮病人的生物鐘規律,因此復查以在大體相同的時間采樣為好。采血時壓脈帶結扎過久,也是一種誤差因素,如以結扎1min的樣品結果為基數,則結扎3min,可使血漿總蛋白增加5%,膽固醇增加5%,鐵增加6%,膽紅素增加8%。血氣和pH值測定的血液以動脈血為原則,且不可漏氣。細菌培養的樣品要采用無菌技術,防止污染。

4W5A3769_副本.jpg


通訊員:檢驗科羅曉青

                                   201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