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胃腸鏡,守護健康的“利器”!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08-21 20:16作者:文:肖文武 審稿:毛洪波

     胃腸鏡,守護健康的“利器”!

相信對大部分人來說,胃腸鏡檢查早已不陌生,但是提到這項檢查,還是會發出疑問:“我為什么要做胃腸鏡呢?”、“我也沒什么不舒服,還要做胃腸鏡嗎?”

9.jpg

我國的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中,胃癌、結直腸癌位列前茅。同樣是腫瘤,患者的預后與腫瘤分期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早期腫瘤通常預后良好,而晚期腫瘤則預后不佳,生存率很低。在現有醫療手段無法有效預防腫瘤的情況下,早期發現腫瘤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發現早期消化道腫瘤呢?

微信圖片_20190821200854.jpg

微信圖片_20190821200901.jpg

這就不得不提到胃腸疾病檢查的金標準,也是我們消化科醫生診治疾病的“利器”:胃鏡和腸鏡。胃鏡和腸鏡簡單理解就是前端裝有內窺鏡的纖細的管子,胃鏡由口腔進入,可檢查食管、胃及部分十二指腸,腸鏡從肛門進入,可檢查直腸、結腸、盲腸和回腸末端。比起外部檢測手段,如消化道造影、CT等,胃腸鏡檢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檢查方法!胃腸鏡就像一個放大鏡,醫生可在清晰的視野下,直觀地看到病變組織。借助胃腸鏡及病理活檢,醫生可發現從炎癥、潰瘍、息肉到腫瘤等各類病變,尤其是對細小的早期癌變的診斷,胃腸鏡檢查是占有絕對優勢的。借助胃腸鏡,醫生還可以治療一些疾病如Barrett食管、息肉切除、早癌剝離等。也許你會聽說,胃腸鏡檢查“苦不堪言”,因而對胃腸鏡檢查心生抵觸。殊不知,如果因此而錯過疾病診療的最佳時機,才是最大的損失。實際上,胃腸鏡檢查并沒有那么可怕,通常檢查過程只需要幾分鐘到十幾分鐘,最重要的是在檢查前嚴格遵守做胃腸鏡的相關注意事項,放松心情,檢查過程中積極配合醫生,絕大多數人都能順利地完成檢查。

那么什么樣的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呢?以下人群需注意:

1.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均應做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有陽性發現(潰瘍、息肉等),在做完治療后均應定期復查。

2.有食管癌、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將初檢年齡提前至35歲。

3.有不良生活習慣者:抽煙、喝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

4.出現消化道不適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適,可表現為上腹痛、反酸、噯氣、飽脹等;腸道不適,可表現為下腹痛,大便習慣與性狀的改變,比如每天排便一次變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血、黏液血便等。

5.正常體檢時發現CEA、CA19-9等消化道腫瘤標志物升高,需盡快做胃腸鏡以進一步排查。

6.已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應定期復查胃鏡。

有人說:生與死之間,有時就是一次胃腸鏡的距離!生活是美好的,健康幸福都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里,千萬不要讓遲來的胃腸鏡檢查給人生帶來永遠的遺憾。我消化內鏡中心每年開展數千例胃腸鏡檢查及各種鏡下治療,竭誠為溪城百姓消化健康保駕護航!

8.jpg

肖文武.jpg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消化內科

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