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而來,從“腸”計議!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06-13 09:15 “胃”你而來,從“腸”計議! 人到中年,是家庭的頂梁柱,事業也進入加速期。而衰老也往往從中年開始,尤其是腸胃健康,如不加以重視,多種疾病就會隨之而來。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普外科劉輝主任介紹,腸胃不好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 調查相關資料顯示:95%的人都有過腸胃不適、惡心、胃痛胃脹等癥狀。80%的人有過排便問題。 慢性胃炎作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在健康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60%。 我國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人數,估計約為1億左右,而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癌的高風險因素。同時,40歲以后,大腸癌的發病率也開始明顯上升,大約75%的大腸癌發生于這個年齡段后。 胃腸道腫瘤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但它們并不是不治之癥。劉輝主任說,它們的發生都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完全可以依靠現在的醫學技術,通過胃鏡、腸鏡等檢查手段,早期發現病變,早期診斷治療,將腫瘤扼殺在萌芽中。 哪些的人群,需要進行胃腸鏡檢查呢? 劉輝主任介紹,有飲食不規律、進食快、喜腌制和熏制食品、高鹽、少食新鮮蔬菜等不良飲食習慣者,長期酗酒、吸煙者,惡性貧血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者,長期精神壓力、情緒差者,以及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建議進行胃鏡檢查,胃鏡檢查也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金標準”,對于早期胃癌的篩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對于40歲以上,出現以下癥狀如大便性狀改變(大便形態異常,大便帶血等),陣發性腹痛,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加、排便不盡感),老年人突發“便秘”等,尤其是有癌癥、腸息肉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都應及時到醫院接受腸鏡檢查。而50歲以上人群,則應每三年檢查一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大腸癌患者獲得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夏季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為了讓大家更多的關注胃腸道健康,以及甲狀腺、乳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