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真實故事 | 向死而生,方知愛之珍貴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01-22 11:22


記:院間協作,拯救腸道閉鎖新生兒

20181228日下午,竹溪縣人民醫院放射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這些天,像往常一樣,竹溪縣婦幼保健院依舊是那么忙碌,幫助前來待產的媽媽去收獲她們十月懷胎的果實。故事不盡都是喜悅,隨著一個可愛的生命降生,同時也帶來了大麻煩。一位出生了好幾天的小寶寶卻滴奶未盡,同時還出現嚴重的腹脹及嘔吐癥狀。眼看孩子的情況不見好轉,新生兒科的醫生很快就給寶寶做了常規的檢查。對于腹透的檢查結果,新生兒科的醫生產生了困惑,于是他們把尋求幫助的目光投向了本院(竹溪縣人民醫院)放射科劉治兵主任,通過遠程讀片交流,劉主任敏銳的察覺到新生寶寶的胃腔以遠的腸管未見明顯氣體,當然這種現象是很不正常同時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劉主任首先懷疑的就是擔心這個寶寶患有先天性腸道疾病。仔細詢問病史,了解到這位患嬰是早產,診斷思路似乎依然明了,當然還是不能100%的肯定,于是便建議來我科行傳統胃管灌注碘海醇動態成像檢查。

第二天,在兩家醫院及本科工作人員的協同下,檢查井然有序的進行著。劉主任先是囑咐工作人員做好檢查室的清潔消毒,調好檢查室的溫度及濕度,為小寶寶的檢查營造一個好的氛圍。接著親自給小寶寶做檢查。先是在灌注前對寶寶腹部成像進行保存處理,然后通過胃管注入適量對比劑,再進行動態觀察,整個注射過程由本科劉芬主管護師親自操作并及時護理,檢查過程持續大概半個小時,根據對比劑漸進性注入的過程,對每個時間段的腹部圖像進行采集處理,最后間隔一小時又進行追蹤,發現對比劑始終未進入十二指腸以遠的腸管。同過對圖像的仔細閱讀,于是診斷腸道閉鎖基本成立,最后了解到,患兒家屬家境困難,同時也為確立閉鎖起始位置,又為患兒免費做了跟蹤CT,最后結合臨床及其他相關檢查,患兒十二指腸先天性閉鎖最終確診。

此次診療活動用傳統的造影技術及病人最少的花費,一方面展現了放射科全體同仁為病人所想的理念,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科的的業務水平。

通過此次跨院診斷,不僅實實在在的解決了病人的疑難問題,也加強了竹溪縣人民醫院及婦幼保健院的溝通交流,這是便民就醫的有力佐證。當然這一切的順利進行首先得益于區域影像中心的建立,讓醫務工作者可以足不出戶進行遠程會診,更離不開為此次診療活動付出勞動的醫務工作者們。

作者:(楊澳洲) 審稿:劉治兵

1.jpg

2.jpg

2.jpg

劉.jpg

找.jpg

陳.jpg胸痛中心.jpg34_副本.jpg掃碼.jpg20180105170057665766.jpg0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