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夜間突發心梗,如何降低患者死亡率?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1-18 15:43

9.jpg夜間突發心梗,如何降低患者死亡率?


突發心梗瞬間,了解這幾件事,或許能保命!


首先,立即呼叫120011.jpg


要第一時間呼叫120,而不是聯系家人、朋友,以免延誤治療,更不要隨意搬動病人,不要讓病人自行走動去就診,這些都有可能加重病情,導致病人的死亡。


其次,立即吞服3片阿司匹林,1片硝酸甘油含在舌下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凝聚的,防止血栓進一步擴大,而硝酸甘是擴張血管,恢復心臟血液供應的。


最后,抓住“黃金搶救期”


心梗發生后6小時,是黃金搶救期,在這個時間內及時搶救,可以最大程度上恢復心肌功能。


必要時候,做心肺復蘇


如果以上急救后效果不明顯,立即做口對口人工呼吸,還有胸外心臟按壓,也就是心肺復蘇。10.jpg11.jpg


“心肺復蘇,是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4~6min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必須當場立即進行。”


心肌梗死的誘因:


1、吸煙,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冠脈痙攣,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2、過度疲勞,沒有規律、過于勞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從而誘發心肌梗死。


3、壓力過大,人在緊張時,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交感神經興奮,這很容易引起心肌梗死發作。


心梗的前兆“信號”


1、持續性前胸劇痛(包括胸部及頸咽部)占66.4%;


2、大汗占63.7%;


3、胸悶占37.5%;


4、放射痛(包括左上肢、右上肢及肩部)占32.3%;


5、惡心、嘔吐占27.8%;


6、氣短、呼吸困難占22.4%;


7、乏力占17.8%;


8、心慌占12.5%;


日常預防心梗,謹記三個一


一種營養素:omega-3脂肪酸,排血毒、通血管、降血脂


大量實驗證明,飲食中omega-3脂肪酸攝入過少、omega-6脂肪酸攝入過多,兩者失衡是誘發、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系列的α-亞麻酸,是人體現在缺乏最嚴重的脂肪酸,很多實驗得出α-亞麻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


大家日常多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來改善人體脂肪酸的失衡,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omega-3脂肪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每周吃1-2吃深海魚,做菜的時候淋上點胡麻仁油,或者涼拌菜、煲湯等均皆可,滿足人體營養所需的同時,還可以滿足你的味蕾。


一個動作:轉手腕,促進氣血運行,不堵塞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條經脈,通過這些經脈,會將刺激傳導到全身各處,促進氣血運行、打通血管、舒活經絡。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兩手先側平舉,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


雙手手腕同時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每轉盡量周全圓滿,緩緩轉動。


一杯茶:補充水分,稀釋血液,促進毒素排出


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兒茶素等物質,有比較強的保健功效。


現在科學研究發現,藥茶對預防和治療人體多種疾病有好處,可延年益壽。


綠茶有助于延緩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


據有關部門研究證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對人肌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的效能相當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它同類物質。茶多酚有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據日本奧田拓勇試驗結果,證實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概述


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壞死。在臨床上常表現為胸痛、急性循環功能障礙以及反映心肌損傷、缺血和壞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臨床表現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急性循環功能障礙、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發熱、白細胞計數和血清心肌損傷標記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損傷與壞死的心電圖進行性演變。


先兆癥狀


急性心肌梗死約2/3病人發病前數天有先兆癥狀,最常見為心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悶憋氣、上肢麻木、頭暈、心慌、氣急、煩躁等。其中心絞痛一半為初發型心絞痛,另一半原有心絞痛,突然發作頻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續時間延長,誘因不明顯,硝酸甘油療效差,心絞痛發作時伴有惡心、嘔吐、大汗、心動過速、急性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或血壓有較大波動,同時心電圖示ST段一時性明顯抬高或壓低,T波倒或增高,應警惕近期內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發現先兆,及時積極治療,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發生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見癥狀


1、疼痛:最早出現的,針刺樣疼,多發生在胸骨后,部分患者可放射至下頜,頸部,背部上方。


2、全身癥狀: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3、胃腸道癥狀:疼痛劇烈時常伴有惡心,嘔吐和上腹部疼痛。


4、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早。


5、低血壓和休克


6、心力衰竭


突發心肌梗塞急救方法


1、安靜:應就地平臥,松解領口,頭部側左或側右,室內保持安靜和空氣流通,不可攙扶病人走動或亂加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有條件可立即吸氧。發病4小時內,發生心室顫動和猝死的危險性最大。


2、鎮痛: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一片(0.3—0.6mg),或用消心痛/冠心蘇合丸一粒(5—10mg)、速效救心丸10粒舌下含服;有條件可肌注杜冷丁50—100毫克,以緩解疼痛,同時立即撥打120呼叫急救中心。


● 如病人發生休克,應把病人頭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頭部血流。煩躁不安時可服用安定等鎮靜止痛藥。暫不給吃食物,少飲水,要保暖。


● 如病人突然意識喪失、脈搏消失,應立即口對口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3、搶救過后:須留院臥床觀察三到七天,堅持幾天才能動,不可隨意亂走動。


心肌梗塞治療


1、藥物治療


①硝酸甘油靜脈滴注,在低血壓、低血容量或心動過速時慎用;


②β受體阻滯劑,宜用于血壓高、心率快、ST上升明顯、胸痛者。禁用于心衰、低血壓及緩慢型心律失常;


③鈣阻滯劑,目前無證據表明可縮小心梗面積。如合并嚴重高血壓或冠脈痙攣可選用硝苯吡啶、硫氮卓酮,用時應注意有關禁忌癥。


2、溶栓治療


①適應癥:急性心梗發病6h以內(最好在4h以內者)的Q波心梗。又無禁忌癥者; ②禁忌癥:近期活動性出血或出血傾向,嚴重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嚴重肝腎疾病、高齡(年齡>70歲);


③常用饕物及用法:鏈激酶、尿激酶及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其主要并發癥為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應予注意。


3、急診經皮腔內成形術(PTCA)及外科搭橋手術:適用于溶栓禁忌、溶栓失敗患者,對溶栓后嚴重殘余狹窄應擇期行PTCA或外科搭橋手術;


家庭防治措施


1、絕對不搬抬過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時必然要彎腰屏氣,其生理效應與用力屏氣大致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心肌梗塞的常見原因。


2、放松精神


愉快陜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對任何事物要能泰然處之;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但應避免競爭激烈的比賽,即使比賽也應以鍛煉身體增加樂趣為目的,不以輸贏論高低。


3、適度鍛煉


一般來說,要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認真的體育鍛煉,每次不少于20分鐘,但也不宜超過50分鐘。開始時要先活動一下身體,如舉臂、伸腿等。鍛煉結束時要做一些放松活動,不應立即停止活動,更不應鍛煉后馬上上床休息,否則容易引起頭暈,對心臟不利。在參加體育鍛煉之前,應該先測定體力耐受程度。運動鍛煉不要過度,過度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使左心室過度疲勞和促使發生心力衰竭。


4、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


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可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間一般悶熱且不通風,在這樣環境中人的代謝水平較高,極易缺氧、疲勞,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較嚴重的病人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洗澡。


5、要注意氣候變化


在嚴寒或強冷空氣的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生痙攣并繼發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氣候急劇變化、氣壓低時,冠心病病人會感到明顯有不適。資料表明,低溫、大風、陰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誘因之一。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適當加服擴冠藥物進行保護。


6、做好日常保護


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種保護措施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懂得和識別心肌梗塞的先兆癥狀并給予及時處理。


心絞痛持續發作和突發心梗的應急處理


心絞痛持續發作和突發心梗都是臨床的急癥、危癥和重癥,故治療及搶救都必須爭分奪秒,稍有拖延就會失去最佳的救治機會,并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建議心絞痛、心梗患者要自學一點兒基本的心臟病急救常識,以便遇到心絞痛持續發作和面對急性心梗發生時能第一時間做到積極自救。


具體的簡要自救流程是:首先是不要驚慌,保持頭腦冷靜;自己大致判斷一下是否為心絞痛或心梗發生;盡快撥打120等急救電話并通知家人;保持坐位不要躺下;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若心絞痛不緩解,5分鐘后可再含1片;同時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3片);準備好相關病歷資料和醫保憑證,等待急救車的到來。


接下來,我們再了解一下冬春季如何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鑒于冬春季心絞痛、心梗高發的特點,采取有效的預防手段和積極的應對策略對減少發病、維持病情穩定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簡單介紹幾種預防保健方法供讀者參考。


防寒保暖


冬春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冷空氣刺激可以使冠脈血管突然收縮,誘發冠脈痙攣或心絞痛,使心絞痛、心梗復發或加重。建議心絞痛患者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減衣物,尤其是要注意頭部、前胸后背及腳這些部位的保暖。


起居和生活規律


保持一種規律、穩定的起居和生活習慣,對減少心絞痛、心梗的發生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天定時睡覺和起床,盡量能保證7個小時左右的充足睡眠,早上醒后起床不要過早過猛,等“醒透”再起床;最好在早上太陽升起后再出門鍛煉;每頓飯不要吃得過飽,以六七分飽為佳;晚飯后不要馬上入睡,最好在餐后3小時左右再就寢,以免發生心源性猝死或心血管意外;冬天洗澡時水溫不要過高過熱,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最好每次洗澡不超過20分鐘,且洗澡時要特別注意通風和保暖;另外還要注意做家務時避免過度勞累,要做到勞逸結合。


合理膳食及飲食清淡


冬春季里心絞痛、心梗患者更應盡量避免高鹽、高脂、高糖飲食,也不要進補太多高熱量的食物,如火鍋、燒烤等食材,少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科學的飲食方法是清淡低鹽。冬春季由于空氣干燥,患者還要注意多喝溫開水,防止血液黏稠而加重心絞痛或導致心梗,并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戒煙限酒


吸煙和飲酒都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嚴格戒煙和限酒,對維持心絞痛和心梗患者的病情穩定是非常重要的。


堅持鍛煉并控制體重


雖然是數九寒天,但心絞痛、心梗患者也應該堅持鍛煉身體,但要注意不可以過度鍛煉,以免心肌耗氧量劇增而誘發心絞痛,或導致心肌梗死及猝死。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量力而行地進行鍛煉。提倡在中午或下午陽光充足且氣溫較高時再到戶外運動,而且要選擇空氣清新并且沒有急速風的地方。運動方式建議以進行有氧活動為宜,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


樂觀豁達,保持心理平衡


冬春季里,由于陰冷天氣和風雪霧霾等惡劣天氣比較多,心絞痛、心梗患者的負面情緒也比較多地顯現了出來,比如情緒不穩、暴躁易怒、焦慮抑郁等等。過分激動的情緒會刺激人的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冠脈痙攣、心率加快等而導致心血管事件頻發。因此心絞痛、心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經常保持一種樂觀穩定的情緒和良好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堅持規律用藥


冬春季是心血管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上午6~9點,更是心腦血管病發作的高峰時段,也是服藥的最佳時段。心絞痛、心梗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規范、規律用藥,治療要達標。在日常服藥期間,患者切不可擅自增減藥物或盲目停藥,以免引起病情反復、血壓血糖等波動。另外心絞痛、心梗患者在冬春季外出時,還應隨身攜帶好日常服用的必備藥物及“硝酸甘油”等急救藥品,以預防心絞痛、心梗突發事件的出現。


定期體檢和復診


進入冬春季后,建議心絞痛、心梗患者一定不要等心絞痛反復發作了或病情非常嚴重時才去醫院就診,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做好相關的體檢和監測,如定期檢測自己的心電圖、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是否正常,定期到醫院復診,并主動向醫生介紹自己近期的病情變化情況以及吸煙、飲酒、肥胖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控制情況等。20180617150110471047.jpg5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