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溪抗疫戰場執劍披甲疫線出征——太和三劍客之張永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8-24 15:28 在竹溪抗疫戰場執劍披甲疫線出征——太和三劍客之張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2022年8月,十堰地區疫情再次吹響集結的號角,十堰市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醫務工作者勇往直前,逆行出征,在8月10日—16日,一周的時間,全縣共開展了5輪全員核酸采集,密度之高、人員之多、任務之大史無前例,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按照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負責天寶、縣河、水坪3個鄉鎮,城關鼓樓、幸福兩個社區共計幾百個點位的核酸采集任務,醫院領導接到指令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以院長、書記為組長的核酸采集領導小組,下設“人員調度組、物資配送組、標本轉運組、核酸采集組、后勤保障組”等5個小組,分別由院領導班子成員任小組長,各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上下聯動,全員參與,鼓樓社區先后抽調了近1000余人次參加核酸采集工作都出色的完成任務。太和醫院下派到竹溪縣人民醫院的三位業務暨管理專家跟分院的“戰友”們一道白衣為鎧、執劍披甲在抗“疫”一線用勇氣與擔當守護著38萬竹溪人民的愛與希望。 (院長張永組織開會)
是“掌門人”更是排頭兵 院長主動請纓上“疫”線 “60”后的張永是太和醫院院務專員,市太和院黨委委派到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當院長還不到四個月,他不光是院長,他還是疫情防控專家組的首席主任專家,但面對疫情他主動請纓,在這次“抗疫戰斗中”,他不光是“指揮戰斗的將軍”,更是一名普普通通通“沖鋒陷陣的戰士”。 竹溪離十堰,高速只需要一個半小時,但他已經有3個星期沒回十堰的家。在8月10日晚上在縣新冠肺炎指揮部開會到凌晨4點,回到辦公室整理會議精神和部署全院全員的防控、采集點人員安排、物資匯集等等就是6點了,只好爬在辦公桌上小瞇一會兒,因為,6:30要集合隊伍,水平鎮、縣河鎮、城關鎮附近的核酸檢測點位的核酸檢測隊伍7點要準時到達指定陣地。全縣5輪全員核酸檢測時他時刻在縣指揮部、縣醫院安排部署組織,在各核酸采集點巡視慰問,不分晝夜連軸轉。他帶領廣大黨員職工,深入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優勢,以實際行動踐初心、擔使命,夜以繼日、持續奮戰,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為了守護人民的健康安全和醫院有序運行,展現出堅定意志和堅決行動、特殊擔當和緊密協同,筑起一座座堅不可摧的“竹溪人醫人堡壘”。 (院長張永(中)晚上11:30調集人員) 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一直堅守工作崗位的張永院長,工作狀態也從平常的“全年無休”變成“全天無休”,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錯漏一個疑似病例,他經常深夜還在組織院內網上會診,請示調度部署安排電話不停。他就像一個陀螺一樣忙得根本停不下來,因為他深知自己在這場戰“疫”中肩負的職責和使命,任何一個馬虎、一處疏漏、一絲僥幸都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他說:“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這特殊時期,能為抗疫做出一份貢獻,為保護我們的城市出力,我為自己能做點實事心理踏實,更為我們的醫生護士還有后勤人員感到驕傲,我們的戰士有的是90后、有的甚至是00后,在我眼中他(她)們都還只是個孩子,但是他們仍然有著戰士般堅定的信念和鋼鐵的意志,相信大家萬眾一心,齊力抗疫,必定能驅散疫情陰霾。” (院長張永慰問一線戰士) 私底下,我們都親切的稱呼他有才華有能力有擔當的永哥。 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太和下派的三位專業權威和管理者,身先士卒,不畏艱險,肩負起了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的職責。張永、楊鳳翔和耿偉三位黨員代表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這個抗疫阻擊戰部隊的“指揮部司令官、醫護兵”,相互配合、盡職盡責、并肩作戰,在這場“戰疫”的大考中書寫著“傳太和醫道 播健康福祉”的信念與追求,也彰顯著竹溪人醫醫療急救“三劍客”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的“倒春寒”擋不住春天的腳步,有這些堅守“疫”線的白衣天使,有這些勇毅擔當的“俠客”,相信疫情的陰霾必會散去,讓我們共待溪城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