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健康小課堂(一)——黃疸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3-31 10:35作者:王姣 審核:楊亞子 新生兒健康小課堂(一)——黃疸 寶寶出生后有黃疸到底需不需要治療呢? 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內都會出現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由于新生兒時期血清膽紅素增高,而引起皮膚、粘膜、鞏膜發黃的臨床現象。還會引起寶寶食欲不振,躁動不安等,有些寶寶還會有發燒的癥狀。出現黃疸后,首先要區分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臨床上將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后2—3天開始出現。4—6天最黃,7—10天以后逐漸消退,黃疸程度一般較輕,可自行消退,家長不必過分緊張,但如果發現黃疸程度超過了生理性范圍,如黃疸出現早(出生后24小時內)黃疸程度重,四肢末端和手足心均可見黃疸,黃疸消退時間延長超過半個月或黃疸消退后又出現,均屬于病理性黃疸,此時就不要猶豫,一定要進行及時診療,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引起嚴重后遺癥。 如果說是輕微的生理性黃疸,只要多喝點水多排尿就能夠改善。 若“母乳性黃疸”需暫停母乳喂養72小時;期間予以人工喂養,注意奶具消毒。 新生兒黃疸有什么危害? 新生兒黃疸特別是重度黃疸時,血液中的膽紅素異常升高,對機體的危害很大,可對中樞神經系統腎臟和心肌等多方面造成損害,尤其是膽紅素的神經毒性高,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往往導致死亡,存活者將會100%遺留各種不同程度的后遺癥,有的黃疸患兒雖沒有出現膽紅素腦病,但血液中過高的膽紅素可使患兒遠期智商、情商低下、聽力減退等,因此對高膽紅素血癥的黃疸患兒應及時就診,積極治療,以免對患兒造成損害,家長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且不可掉以輕心。 家長該如何護理新生兒黃疸寶寶? 1、給新生兒補充充足的水分 如果新生兒有黃疸現象,家長應該要給他們補充充足的水分。如果說水分充足,就可以讓新生兒增加尿量以及排尿的次數,這樣有利于膽紅素的排泄,對于改善新生兒黃疸來說大有幫助。 2、多讓孩子吃母乳 多讓孩子吃母乳可以幫助他們盡快的排除胎便,胎便當中含有大量的膽紅素,如果說排不干凈,那么腸道就有可能會重吸收這些膽紅素,從而造成更加嚴重的黃疸現象。如果母乳不足,需要進行奶粉喂養,讓寶寶能夠吸收足夠的蛋白質和能量,促使胎便盡快排出,讓膽紅素能夠減少,黃疸的癥狀也會隨之減輕。 3、學會觀察和判斷黃疸的程度 家長還需要學會觀察和判斷黃疸的程度,這樣可以在出現異常時及時發現。可以在自然的光線下對寶寶的皮膚顏色進行觀察,如果僅有面部皮膚發黃的現象,黃疸通常都比較輕,但如果說全身的皮膚都發黃,這說明黃疸的病情很嚴重,一定要盡早的就醫治療。 4、多帶寶寶曬太陽 如果說孩子的黃疸程度比較輕,家長可以多帶它們曬曬太陽,這樣能夠起到消除黃疸的效果。不過需要避免被強光直射,尤其不能夠直射孩子的眼睛,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可以在早晨9:00左右或者是下午4:00左右帶寶寶曬太陽,這個時候的陽光比較溫和,而且效果也好,盡量不要選擇中午太陽猛烈的時候,否則有可能會損傷寶寶的皮膚。 5、可以帶寶寶去專業的嬰兒游泳館游泳。運動也有助于消退黃疸。 若寶寶是病理性黃疸,需要住院進行藍光照射治療,家長也不必太擔心,藍光照射是目前治療新生兒黃疸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原理是使脂溶性膽紅素進行光-氧作用,轉化成為水溶性膽紅素,可以隨著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作用,竹溪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開設門診藍光服務,無創舒適,照完即走,進口雙面藍光箱,讓寶寶得到更貼心更高效的專業治療。(咨詢電話:2730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