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走進康復系列之:封閉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5-04 14:01

走進康復系列之:封閉

作者:惠文仙審核:吳振宇

2008北京奧運會上,百米飛人劉翔在發令槍聲響起之后,剛剛起跑,就不得不不一瘸一拐走出賽場,從此開始漫長的傷退生涯。國人嘆息,飛人掩面。在視頻的最后,主持人提到了這兩個字:封閉。自此,電視機前所有觀眾不由得將跟腱斷裂和封閉聯系在了一起,每當醫生向人們提起封閉時,人們都一臉畏懼的說:不打封閉,打不得!

那么封閉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究竟是一針毒藥,還是一劑良方?什么時候使用它能得到最佳療效?

也許只有了解了這些問題,充分認識封閉,才能將這把雙刃劍掌握在手。

接下來,我們一層一層揭開封閉神秘的面紗。么叫封閉?

     封閉,顧名思義,就是將一件事物緊密蓋上或關住,嚴密而徹底的封口,從而與周圍事物相隔絕。而在醫學上,封閉這個專業術語,更多是指對疼痛和炎癥的阻斷或局限即應用局部麻醉藥物和類固醇藥物混合液,在痛點局部注射,從而起到止痛和緩解炎癥的作用。

微信圖片_20210502101650.jpg



目前封閉常用藥=局麻藥+糖皮質激素

“這針咋那么神?為啥大夫一針下去,我原來疼痛的地方立馬就好了呢?” 原因就是藥液里面含有局麻藥成分

回溯封閉的起源,早在英國和前蘇聯時期,人們就開始應用局麻藥普魯卡因Procaine)進行痛點注射,以制止神經刺激的產生、阻滯神經沖動的傳遞,從而阻斷非正常的刺激向中樞神經傳播,從而改善痛點局部的應激反應,緩解疼痛,加速炎癥的消退。因此早期的封閉治療又叫普魯卡因封閉療法。

但是,由于普魯卡因在體內代謝速度很快,常常在注射30-45min后疼痛癥狀即出現反復。此時,患者很快就又找了回來:“醫生,這一針是挺神的,但是扛不了多久啊……”

于是,醫生在普魯卡因中加上了另一種藥:去甲腎上腺素。微量的去甲腎上腺素可以收縮注藥局部的外周小血管,減慢血液流動,從而減慢普魯卡因的吸收,來維持藥效。

但很快,一些加用去甲腎上腺素的患者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并發癥:皮膚壞死。原因是局部血管過度收縮、時間過長,從而使皮膚嚴重缺乏血液供應,導致注射局部皮膚潰爛。

二十世紀中葉,亨奇、肯德爾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的消息轟動全球,他們的作品“可的松”,讓一位29歲的靠輪椅活動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4天后站著走出醫院,其抗炎作用另世界矚目,也為封閉治療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可的松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激素。自此,目前最為常用的封閉藥組合局麻藥+糖皮質激素封閉從以前單純止痛轉變為同時應用糖皮質激素緩解局部無菌性炎癥反應,加速了局部炎的消退,從而縮短患者炎癥自然吸收的時間。

微信圖片_20210502101713.jpg

隨著更加安全、藥效更長的局麻藥物的不斷問世,多種局麻藥包括:利多卡因、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等不斷走入我們的視野,各種局部注射用糖皮質激素如:復方倍他米松、曲安奈德在臨床的應用也逐漸增多。實際臨床中的組合應用,主要由患者主訴疼痛性質不同、醫生用藥習慣不同而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