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縣人民醫院胸泌外科成功開展一例胸腔鏡下巨大縱隔腫瘤切除術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4-21 09:05


20180421105220312031.jpg

(甘啟忠主任、助手杜龍翔、彭勃在手術中)

近日,竹溪縣人民醫院胸泌外科成功開展一例胸腔鏡下巨大縱隔腫瘤切除術。該手術是竹溪縣人民醫院胸外科目前完成的腫瘤直徑最大、難度系數最高的一例縱隔腫瘤切除術。

患者,王某某,男,46歲,家住:竹溪縣中峰鎮石板橋村。半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呈陣發性,伴左側胸部疼痛不止到竹溪縣人民醫院胸泌外科就診。攝CT發現右側后縱隔腫瘤,圓形約2.8X2.4CM,診斷為后縱膈腫瘤。腫瘤雖然巨大,但與心臟大血管仍有間隙,手術切除的可能性較大。        


負責手術的胸泌外科主任甘啟忠副主任醫師與患者及家屬反復溝通,交代相關病情及注意事項,介紹了傳統開胸手術和全胸腔鏡微創手術的優缺點,患者及家屬同意行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

由于腫物長在主動脈弓上,與左鎖骨下動脈和主動脈弓關系密切,與膈神經關系術前無法明確判斷,術中稍有不慎就有引起神經血管損傷的可能,給手術增加了難度和風險。“這種手術比較復雜,術前準備要充足。” 胸泌外科主任甘啟忠組織術前進行病例討論,對患者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的風險及并發癥進行了仔細的討論及分析,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手術計劃和相應的應急預案。

術中,以甘啟忠醫生為主的手術團隊(胸腔鏡下胸壁腫物切除術,主刀甘啟忠,助手杜龍翔,彭勃)利用胸腔鏡探查,見此縱隔腫瘤已擠壓左肺和膈肌,與周圍脊柱、胸腔組織粘連,并且毗鄰心臟、主動脈和上腔靜脈等重要組織結構和大血管,其表面血管極其豐富,像一條條毒蛇一樣攔在每一步操作的面前,如一不留神就可能造成重要器官損傷或者血管破裂大出血而導致患者生命危險。為不破壞包膜,采用單肺通氣,降低腫瘤的表面張力,找出縫隙,然后用電刀沿著腫瘤與周圍的縫隙逐漸分離。1個多小時后,腫瘤成功被切除,解除了對周圍組織的壓迫,保留了膈肌的完整性。由于標本巨大,延長了手術切口,但最大手術切口也未超過5cm。術后病理證實為孤立性纖維性腫瘤。


20180421105464076407.jpg

(腔鏡術中所取的腫瘤)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患者在術后第二天即開始離床活動,術后第5天已基本康復,無胸痛、咳嗽等不適。


據甘啟忠主任介紹,縱隔腫瘤大多為良性,常見的縱隔腫瘤,包括胸腺瘤、畸胎類腫瘤、神經源性腫瘤,各類囊腫等。原發縱隔腫瘤不論良性或惡性,只要沒有明確的遠處轉移和呼吸、循環系統功能不全,允許胸部探查者均應及早手術,爭取摘除腫瘤,因為良性腫瘤也可能惡變。隨著電視胸腔鏡手術的發展與普及,全胸腔鏡微創手術方式較傳統開胸手術損傷小、出血少、功能影響小、疼痛輕、恢復快,已成為縱隔腫瘤診斷與治療的首選治療方案。

此次胸腔鏡巨大縱隔腫瘤切除手術的順利開展,展現出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的胸泌外科的診療技術水平日益精進,同時也將為竹溪縣及周邊地區的廣大該類患者帶來福音。(感謝甘啟忠,杜龍翔,彭勃提供信息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