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托管兩周年系列報道之二人才隊伍大發展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9-09-04 17:12 “走進竹溪縣人民醫院”系列報道之② 人才隊伍大發展 十堰日報記者王雁博通訊員張曉榮
“在太和醫院專家的指導下,我們開展了許多過去無法開展的手術。”8月31日,竹溪縣人民醫院一名職工告訴記者。市太和醫院專家在縣級醫院常年坐診,讓竹溪患者無需奔波,在本縣就能以二級醫院的收費標準享受三級醫院專家的診療與服務。 托管兩年來,太和醫院一方面派遣專家為竹溪縣人民醫院 “輸血”,一方面幫助醫院培養優秀人才“造血”,推動該院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竹溪縣人民醫院院長鄭翔告訴記者,托管以來,太和醫院派專家對竹溪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進行分專業、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訓,將竹溪縣人民醫院學科帶頭人和骨干力量選送到太和醫院和對口幫扶的北京市密云區人民醫院(三甲)進修、掛職。除長期派遣5名技術和管理人才(太和醫院院務專員、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鄭翔,太和醫院腎病內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胡兆雄,太和醫院醫務處醫療安全辦主任段軍,太和醫院監審處科員經濟師艾波,太和醫院護理部大外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楊鳳翔)外,太和醫院各臨床、醫技主任還定期來院指導,不定期來院會診、手術達150余人次。兩年來,竹溪縣人民醫院前往太和醫院進修42人次,短期學習50人次,中層干部掛職16人次。
通過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培養了一批能放手獨立開展業務的技術骨干、學科帶頭人和優秀管理人員。在政府人才引進政策支持下,竹溪縣人民醫院每年引進臨床醫學本科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0人以上,托管期內引進研究生3人以上。 托管以來,竹溪縣人民醫院全面啟動薪酬改革,按照醫改要求,根據醫護工作特點,將醫護人員提供服務的數量、質量、技術難度和患者滿意度等作為重要指標,建立以工作效率、護理質量、社會效益為核心的內部績效考核機制,以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同工同酬為原則,將薪資空間重點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作出突出貢獻人員傾斜,在全面完成各項醫院目標值的前提下,實現職工個人收入與醫院及所服務科室發展同步增長。“這為吸引和留住人才、激發員工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鄭翔說。 通過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竹溪縣人民醫院進一步穩定了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提升了服務水平,實現人人享有均等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促進了竹溪縣經濟社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