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管中涅槃 在托管中前行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9-05 13:29作者:胡兆雄來源:在托管中涅槃 在托管中前行 ——寫在竹溪縣人民醫院托管一周年之際 2017年9月1日,太和醫院正式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為進一步提升竹溪縣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注入新活力,對竹溪縣醫療事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一年時間過去了,作為秦巴山區縣域醫療中心的重要力量,如今的竹溪縣人民醫院醫療質量再上臺階,醫療環境更加整潔溫馨,專病專科建設如火如荼,醫師人才隊伍茁壯成長……由托管帶來的巨大改變日益顯著。 精益化管理植入 醫療服務體系升級 竹溪縣人民醫院地處鄂渝陜三省(市)邊縣交界處,位于“朝秦暮楚”的楚長城腳下,組建于1950年,幾經風雨洗禮,逐漸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于一體的初具現代化規模的綜合性二級甲等(優秀)醫院、國際緊急救援網絡醫院、醫保(農合)定點醫院,承擔著全縣就醫群眾的醫療需求主責。 托管前,該院由于多年的管理松散,面臨醫療設備陳舊,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匱乏,醫療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等諸多問題,導致許多危重病人轉院治療,不但增加了病人的負擔,醫院的發展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將太和醫院的精益化管理移植到竹溪縣人民醫院,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人民群眾對醫改的獲得感,努力實現兩家醫院融合發展。”2017年9月1日,在十堰市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簽約儀式上,時任市政協副主席、市衛計委主任的黃劍云提出了一大托管目標。 一年來,該院按照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堅持公益、創新基層、資源下沉、便民惠民、群眾受益的基本原則,根據協議規定,托管堅持“六個不變”,即在竹溪縣人民醫院公益性質與基本功能定位不變、獨立法人地位不變、行政隸屬關系不變、資產權屬關系不變、職工身份不變、當地政府的投入及相關支持政策不變的前提條件下,周密部署了醫院的近、中長期規劃,并結合實際,植入太和醫院先進的醫療管理、服務、經營體系,促使竹溪縣人民醫院管理更加規范。其中,在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工作方面,以等級醫院復審為抓手,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嚴格督導各臨床醫技科室落實18項醫療核心制度,嚴格醫療文書規范化書寫,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隨著服務流程更加優化,患者就醫感受明顯提高,各種工作體制機制愈加健全。 建立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管理工作模式。該院嚴格按照《全省醫療機構藥品網上集中采購實施細則》采購藥品,不斷加強藥品質量管理,促進臨床合理用藥。鼓勵臨床藥師下臨床,目前已開展臨床藥師查房、會診、疑難病例討論等業務。還開展合理用藥宣教和藥物咨詢服務,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據統計,今年以來,醫院未發生一起用藥安全事故或藥事質量糾紛。 優勢資源下沉 醫療服務能力升級 托管的實質在于讓大量的優勢資源下沉,這是市太和醫院和竹溪縣人民醫院托管合作的重中之重。一年來,太和醫院本部下派13名管理及技術專家常駐縣醫院,并組織專家教授查房、講學、指導手術,同時,每月開展2次低年資醫師“三基”理論培訓,各科室每月進行4次業務學習,不斷輸送醫學新理論、新技術。 專科建設和醫療環境明顯升級。在托管醫院的幫扶下,竹溪縣人民醫院2017年申報新技術新項目30項,并通過了院內外評審。2018年評審通過了33項新業務、新技術。不僅如此,醫院還專門組建了眼耳鼻喉科、新生兒病區,改建和擴建了消毒供應中心、體檢中心、血液透析室、病理科、檢驗科。成立了影像、檢驗中心,病理中心、心電中心、輸血中心、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中。該院骨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皮膚科等9個專業正積極申報2018年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業務綜合實力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醫師人才隊伍數量質量不斷提升。為了增強醫師人才隊伍自身的“造血”功能,在“請進來”市太和醫院專家的同時,竹溪縣人民醫院積極創造條件,引進人才,為醫院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還選派業務技術骨干外出進修學習、至太和本部進行輪訓等多種方式,開拓知識面,培養學科帶頭人及業務骨干。 借助“托管”的東風,竹溪縣人民醫院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升級,縣級公立醫院的龍頭作用更加凸顯。一年來,在推進醫聯體建設方面,該院先后分別與蔣家堰中心衛生院、中峰衛生院、新洲衛生院、兵營衛生院、桃源衛生院、向壩鄉衛生院6家衛生院簽訂了醫療聯合體合作協議書。醫院組建醫療專家團隊,開展“下行式”醫聯體工作,進行醫療技術指導、人才培養、雙向轉診,實現資源共享。期間,還積極運用醫療、醫保、價格等手段引導患者形成合理就醫格局,切實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適應醫療體系改革,為推動全縣分級診療改革工作有序開展發揮帶動效應。 醫療扶貧先行 患者滿意度再升級 “環境變好了,技術提升了,關鍵是在家門口花‘二甲’醫院的錢還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服務!”這是托管一年來,竹溪縣及周邊鄰近縣市就醫群眾感受最深的變化。 竹溪縣也是湖北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大病返貧”是致貧原因之一。作為全縣健康扶貧的主力軍,如何將托管所帶來的醫療資源優勢惠及更廣大的貧困群眾?是竹溪縣人民醫院一直在努力探索和踐行的核心工作之一。 一年來,該院積極借鑒市太和醫院“精準醫療”扶貧的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全面落實“先診療、后付費”便民舉措,為精準扶貧住院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減少住院環節,患者只繳納戶口簿、身份證、社保卡等有效證件,不預交任何費用,可出院結算時再繳納自付部分費用。同時,積極配合醫保局對出院結算軟件進行升級改造,今年6月2日,全院成功完成了“四位一體”的出院“一站式結算”工作,極大方便了貧困患者出院結算;對貧困對象住院報銷未達90%的合規自費費用實行優惠減免10%政策,2018年元至6月減免費用達50余萬元。 一年來,該院發揮自身優勢,做好貧困對象慢病集中確診工作和大病集中救治工作。自2017年12月份開展貧困對象慢病集中確診工作以來,截止2018年7月中旬共為907名貧困患者進行了集中確診。同時,根據各鄉鎮提供的貧困對象大病集中救治名冊,醫院按病種制定了診療方案,采取患者自愿方式,截止7月中旬,已集中開展大病救治25人。 數字無言,卻是群眾對竹溪縣人么醫院信賴度、滿意度最好的證明。據統計,近一年來,該院門診診療達到297250人次,同比增長28.9%;出院29076人次,同比增長31.7%;手術5065臺次,同比增長20%,其中三四級手術臺次同比增長72%,危重患者比例也明顯增加,更多的重大手術及急危重癥患者在縣域內得到了很好的救治。此外,例均費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藥占比控制在27.5%左右……醫院各項工作均實現了穩步的發展。 (圖、張曉榮 文、胡兆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