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陽”是不是一定比“大三陽”好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清楚何謂“大三陽”,何謂“小三陽”?
乙肝標志物檢查單1、3、5陽性,屬于“大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這些患者由于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繁殖)活躍,且傳染性較強。乙肝標志物檢查單1、4、5陽性,屬于'小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
小三陽患者一般認為病毒復制不活躍, 傳染性也不強。但乙型肝炎的肝損害,不取決于病毒是否活躍,而取決于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如何對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轉變為e抗體陽性,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隨著e抗原轉陰,HBVDNA也轉為陰性,繼而肝功能也正常,一般認為這是一種預后良好,傳染性沒有的表現;另一種情況是e抗原轉陰,e抗體轉陽,但HBVDNA仍陽性,或者血中HBVDNA陰性但肝組織中的HBVDNA仍陽性,雖然病毒復制降低,但仍在復制,仍有傳染性,肝臟仍在受損,病情仍在發展。因此,e抗體轉陽并非都是好事。此外,還有一種變異的乙肝病毒,始終不出現e抗原陽性,但HBVDNA 持續陽性,說明病毒從未減少過,這種類型的乙型肝炎對人的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