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縣人民醫院專家解讀】H7N9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2-10 07:20

0301.jpg

您知道H7N9嗎?您聽說過H7N9病毒嗎?您是否因為H7N9的肆虐感到恐慌?如果您在紛繁的網絡中無法正確辨識,請您跟竹溪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權威專家一起來認識一下H7N9的相關知識吧!

病原及流行特點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人感染H7N9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易感人群主要為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我省目前沒有H7N9病例報告,但周邊多個省份均有確診人感染H7N9病例報告。病毒普遍對熱敏感,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兩分鐘以上可滅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豬肉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雞排,火鍋需要謹慎食用。

傳播途徑

根據既往資料,人感染H7N9病例均為散發。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H7N9病毒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目前在人群中傳播力不強,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

臨床基本特點

人感染H7N9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

個人預防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強體育鍛煉。生熟食物要分開處理,尤其在接觸禽畜后及時徹底洗手,家禽、豬肉等煮熟食用。

七問七答H7N9禽流感,告訴你想知道的答案!

2016年6月20日,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論壇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會上,中國-中東歐國家公共衛生合作機制宣布成立,該機制將有力促進中國疾控中心與中東歐國家級公共衛生對口機構的未來合作。論壇期間,中心王宇主任和立陶宛傳染病與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Saulius  Caplinskas博士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捷克共和國總理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及中東歐相關國家部長的見證下簽署了機構間合作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提出了重點加強高致病性傳染病(如埃博拉、寨卡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和禽流感等)的防控、傳染病監測、研究與健康促進、公共衛生應急反應技術支持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合作擬促進兩機構在以上所述領域的人力資源開發、能力建設,信息交流,經驗、知識和技術共享

最近H7N9 這個詞在媒體上曝光率很高,那么疫情究竟是不是像媒體曝光的那樣嚴重呢?春節期間還能愉快的吃雞嗎?

目前H7N9疫情是什么情況?

縣人民醫院專家:

的確,自2016年12月份以來,我國報告H7N9病例數較往年同期有明顯增加,目前共有11個省份報告病例。與既往相比,11個省都是既往報告過H7N9疫情的省,高發省份也基本一致,病例的人群分布特征和暴露感染模式也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通過各地積極采取防控措施,前期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已經得到遏制,從全國范圍看H7N9的疫情還是屬于散發態勢。

病毒本身與以往相比有變化嗎?

縣人民醫院專家

H7N9流感病毒屬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而甲型流感病毒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相對容易發生變異,所以密切監控H7N9病毒的可能變化一直是我們防控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因為一旦H7N9病毒獲得易于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就有可能成為新的流感大流行的病原。

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特別是對這一波疫情中分離的H7N9病毒進行病原學檢測和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病毒沒有發生重要的變異,仍然是禽源性的病毒,未獲得有效人傳人的能力,該病毒對于目前常用的達菲等抗病毒藥物也還是敏感的。

疫情會不會越來越嚴重?

縣人民醫院專家:

雖然前期全國H7N9疫情快速上升勢頭已經得到遏制,但由于疫情分布范圍廣,活禽市場等環境監測顯示環境標本病毒核酸陽性率高,加上臨近春節,居民禽類消費熱度較為活躍,所以,過去一、兩周全國報告H7N9病例數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H7N9疫情仍處于高發態勢。

目前,1月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了全國冬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視頻會,就H7N9疫情防控進行了重點部署,1月1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強化H7N9防控工作的通知,就如何進一步加強當前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中國疾控中心也持續與各報告疫情省份保持密切的溝通與交流。

當前全國各地包括有疫情的省份及尚無疫情報告的省份都已經迅速行動起來,通過強化政府領導,多部門聯防聯控,全面落實源頭管理、疾病監測、早診早治、督導檢查、宣傳教育等各項防控措施落實,相信這些措施對于控制發病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春節臨近,還能不能買禽呢?

縣人民醫院專家:

禽肯定是可以買、也可以吃的。禽是人體良好的食物蛋白質來源,價廉物美,我自家也經常從超市購買光鮮禽或冰鮮禽。但一定要吃得安全,要做到這一點。

一是要注意盡量避免直接購買活禽、直接接觸活禽和自行宰殺活禽,要盡量購買、食用有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及其產品。尤其是在已經發現有H7N9疫情的地區,更不要去購買活禽。科學分析證明,集中屠宰的光鮮禽、冰鮮禽,與現宰現殺的活禽具體同等的營養價值,同時可以極大降低感染H7N9等疾病的風險。

第二點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不要從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也不要從活禽市場或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與自家家禽混養,我們發現近期在一些已經采取關閉主城區活禽市場的地區,在其城郊結合部和農村地區出現了一些H7N9病例,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從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或將外來禽與自家禽混養后造成暴露感染。

第三點則是要特別提醒老年人,特別是原來就有心臟病、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和體質比較差的人,更要減少與活禽接觸的機會。

除此之外,普通公眾還需要注意什么呢?

縣人民醫院專家:

一是要注意飲食衛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要注意廚房衛生,砧板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不能前面切過生禽,后面又來加工熟食。

二是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特別是要勤洗手,比如接觸禽鳥后、飯前便后等,都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更不要用不干凈的手觸摸眼睛、口鼻等。

三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體質,如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保暖,注意飲食多樣性,做到均衡營養等。

從事家禽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的職業人群如何預防呢?

縣人民醫院專家:

從事家禽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的職業人群,在接觸禽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包括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等;接觸后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發現有病、死禽,要及時報告動物衛生管理部門,以便及時、妥善處理;另外,注意觀察自身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熱、咳嗽、咽喉痛等呼吸道疾病表現,要及時就診,并告訴醫生您的職業和與禽的接觸情況。

如何避免重癥H7N9?

縣人民醫院專家:

要減少重癥的發生,很重要的就是要早期就診、早期治療。所以如果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帶上口罩,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治,并告訴醫生發病前可能的禽類接觸情況,是否去過活禽市場,近期去過哪些地方旅行等。這樣將有助于醫務人員更加及時地做出診斷,或通過實驗室檢測看看是感染了H7N9病毒,還是其他什么疾病,如果懷疑是H7N9感染,就可以及早地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鏈接:H7N9那些不得不說的防病常識

1月13日,經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檢測,結合病例臨床表現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省確診1例H7N9病例。

該患者為男性,38歲,住武漢市東西湖區,發病前兩周無外出史,但有活禽市場暴露史。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在定點醫院隔離住院治療,其密切接觸者均沒有出現異常。

冬春季是流感高發季節,我省有感染H7N9流感病例報告確診,人感染禽流感風險增高。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屬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據禽流感病毒對雞和火雞的致病性的不同,分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級。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結構等特點,一般感染禽類,當病毒在復制過程中發生基因重組,致使結構發生改變,獲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發生。至今發現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亞型。其中,高致病性H5N1亞型和2013年3月在人體上首次發現的新禽流感H7N9亞型尤為引人關注,不僅造成了人類的傷亡,同時重創了家禽養殖業。

“禽流感”是如何傳播的?

一、食物傳播

病禽的肉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污染的手進食等。

二、空氣傳播

病禽的糞便、咳嗽、鳴叫等,都可通過空氣傳播給人類。

三、接觸傳播

當病禽接觸了人體損傷的皮膚,可能被傳染。

另外,大多數禽流感病毒只在家禽中互相傳染,目前只發現H5N9和H7N9兩種亞型會通過直接接觸的方法傳播給人類。而目前并沒有證據顯示禽流感會在人類間交互傳染。

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癥狀?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

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

如何預防“禽流感”?

目前尚無“禽流感”的特效治療手段,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建議:

一、盡量避免去活禽市場或攤檔,不購買活禽、不自行宰殺活禽;要購買、食用有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及其產品。

二、如在野外發現生病或死亡的野鳥,不要輕易接觸,應及時報告所在地區的野生動物(林業)管理部門。

三、注意飲食衛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注意廚房衛生,砧板做到生熟分開。

四、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一)勤洗手:接觸禽鳥或其糞便后及時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不用不干凈的手觸摸眼睛、口鼻。

(二)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三)注意生活、工作環境整潔、通風。

五、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保暖;注意飲食多樣,均衡營養。

六、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帶上口罩,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并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禽類接觸史、是否去過活禽市場、近期去過哪些地方旅行等。

七、從事家禽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的職業人群在接觸禽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等),接觸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發現病、死禽及時報告動物衛生管理部門,以及時、妥善處理。03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