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之前做2件事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02-25 19:45 午睡后血糖太高?睡覺之前做2件事,血糖就乖乖降下來 許多人在中午吃飽喝足后容易有疲倦感,睡意綿綿而至。科學家研究發現,每日午睡20-30分鐘消除困乏的效果比晚上多睡2小時好得多。午睡不僅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還能預防冠心病, 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午睡之后血糖升高。英國一項涉及1.6萬人的研究顯示,每周至少睡一次午覺的人,其糖尿病發病風險比不午睡的人增加1/4。難道說,患了糖尿病就不能睡午覺了? NO,NO,NO!其實那些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午覺睡得不對,比如睡的時間太長、午睡之前吃得太飽,前者影響晚上睡眠,后者食物消化吸收慢,這些都會引起血糖飆升。 有經驗的“糖友”都知道,餐后一小時左右是血糖最高的時候,飯后立即睡覺,消化系統也進入半休眠狀態,葡萄糖在體內得不到利用,就會引起血糖升高。因此,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最好等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后再適當運動,做好這2件不費力的事,再去午睡就可以預防午睡血糖高。 1午飯這樣吃好消化,血糖不飆高 1、糖尿病患者吃飯千萬別為了趕時間而囫圇吞棗,一定要細嚼慢咽,并且不能吃太飽,七八分飽即可。這樣有利于減慢葡萄糖的吸收,以促進胰島素釋放,使餐后血糖不至飆高。 2、改變吃飯順序。不一定要立即吃米飯和菜菜,不妨學學廣東人飯前先喝半碗湯水,然后吃青菜、肉菜,最后吃主食類,這樣吃可以減少碳水化合物快速進入血液,從而減輕胰腺負擔。 3、午飯分成兩頓吃。一份午餐分成兩半吃,午睡前吃一半,午睡醒后再吃另一半。 2午睡前最適合做兩個慢運動 長期的、適量的、持續的慢性運動,好比一種“增敏劑”,可以使胰島素的敏感度升高或使胰島素與受體的親和力增加,改善胰島素抵抗,實現控制血糖。午飯后是一個特殊時段,此時運動不宜激烈,推薦做一些緩和的有氧運動。 (1)小步慢走。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后散步的好處不言而喻,最適合平時活動量少,尤其是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肥胖或胃酸過多者。但是,百步走有講究,不是急行,“飽食不得急行”,而是飯后20分鐘后開始緩步慢走。 (2)揉肚子。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腹宜常摩,可祛百病”,經常揉肚子不僅能增加胃腸道蠕動,強健脾胃,減少便秘,還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由于人的腸道生理解剖位置及腸道走向大致是一個順時針方向,所以順時針揉肚子,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快消化,此項也適宜在飯后20-30分鐘進行。 余以勇 副主任醫師 副院長兼內Ⅱ科主任擅長于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腦血管病、偏頭痛,癲癇等疾病的診療,對發熱、頭痛、眩暈、胸痛等癥狀的診斷有豐富的經驗。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項目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篇,編寫專著5部。擔任《中國普通外科雜志》青年編委,《湖北醫藥學院學報》編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