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消化內科專家超全講解:胃鏡、腸鏡、膠囊內鏡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4-25 08:23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消化內科專家超全講解:胃鏡、腸鏡、膠囊內鏡 在消化系統疾病的檢查方法中,內鏡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胃鏡、腸鏡、無痛內鏡等。 那么,這些檢查都適合哪些患者?哪些患者又不適合去做?檢查之前和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胃鏡 胃鏡可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并取活體組織做檢查,協助診斷上消化道炎癥、潰瘍、腫瘤、息肉、憩室、狹窄、畸形或異物等疾病。 適應癥: 1、存在上消化道癥狀(如燒心、吞咽困難、上腹痛、嘔吐等),懷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腸病變,臨床需要確診者。 2、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病變,如消化性潰瘍、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療后需要隨訪或觀察療效者。 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 4、影像學檢查發現上消化道病變,需要明確性質者。 5、上消化道異物者。 6、需要進行內鏡下治療者,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劑治療,胃早癌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 7、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8、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明確是否有胃黏膜病變者,或者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培養及藥物敏感性試驗以指導治療者。 禁忌癥: 絕對禁忌: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處于休克等危重狀態者、不能合作者、內鏡插入途徑有嚴重急性炎癥和內臟穿孔者。 相對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傾向伴血紅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腸巨大憩室等。 檢查前準備: 1、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與相關科室醫生充分溝通,在醫生檢查前需停藥1周,防止發生消化道大出血。 2、檢查前一天晚上10:00起開始禁食、禁水至次日檢查時。 3、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壓藥物,防止檢查過程中因血壓過高發生不良反應。 4、糖尿病患者檢查當日早晨應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 5、吸煙的患者,檢查前1天起還需戒煙,以免檢查時因咳嗽影響操作,同時,禁煙還可以減少胃酸分泌,便于觀察。 6、檢查前需完善血常規、肝功能、凝血功能、感篩檢查。 7、年紀較大的患者還需要完善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以評估患者能否耐受內鏡檢查。 8、檢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時,2小時后可先試飲水,若無吞咽困難及嗆咳,再逐漸過渡到溫軟食物。 9、檢查后:1-2日應避免刺激性飲食。 10、若出現嚴重的腹痛或黑便等情況,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胃鏡檢查的并發癥和風險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咽喉損傷、下頜關節脫臼等,但常規檢查發生幾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謹慎操作盡量避免。 結腸鏡 結腸鏡可以觀察包括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至回腸末端的腸道黏膜,主要用于診斷結、直腸炎癥,良惡性腫瘤,息肉,憩室等疾病。 適應癥: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持續性便潛血陽性。 存在下消化道癥狀,如腹痛、腹瀉、便秘、腹部包塊、大便習慣改變等可疑結直腸疾病。 鋇劑灌腸或影像學檢查發現可疑病變不能定性。 炎癥性腸病做鑒別診斷或需要確定病變范圍、嚴重程度等以及治療后的復查。 結直腸腫瘤術后或結直腸息肉切除術后的定期隨訪。 禁忌癥: 除胃鏡檢查的禁忌癥外,還包括腸梗阻、中毒性巨結腸、對腸道清潔劑成分過敏等情況。 檢查前準備: 同胃鏡檢查相似,但是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降壓藥物照常服用。糖尿病患者檢查日晨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 檢查前1天應低渣飲食(如稀飯、面條、面包、雞蛋羹等),以提高腸道準備的清潔度,前1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飲水)。 腸鏡前需完善的檢查同胃鏡。 腸道準備: 由于過多的腸道殘留物會在檢查時影響醫生的判斷,因此腸道準備的目的在于清除腸道內容物,充分暴露腸道黏膜以便觀察。 腸道清潔劑的種類方面,目前國內多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50%硫酸鎂等清潔腸道。 服藥后需來回走動,否則會影響清腸效果。 如有嚴重腹脹或不適,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暫停服用,待癥狀消除后再繼續服用,可以觀察大便性狀判斷腸道準備效果,若排出大便為清水樣,說明腸道準備充分。 對于不能獲得充分腸道清潔的患者,可以行清潔灌腸或再次進行加強的腸道準備。 (結腸鏡檢查示意圖) 檢查后: 出現輕度腹痛、腹脹為正常現象,與檢查時注入空氣等操作有關,無需緊張。 若出現嚴重的腹痛、腹脹或便血,需及時就診。 腹痛、腹脹等癥狀消失后即可進食、水,盡量食用軟食,如稀飯、魚類等,避免高纖維及辛辣食物。 結腸鏡檢查的并發癥和風險主要包括穿孔、出血、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操作不成功及腸道準備過程中出現的水電解質紊亂等,但也都可以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謹慎規范的操作盡量避免。 膠囊內鏡 膠囊內鏡檢查是指患者口服智能膠囊,借助消化道蠕動使之在消化道內運動、拍攝圖像,從而了解受檢者的消化道情況,對其病情做出診斷。 適應癥: 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疑似小腸腫瘤、疑似或難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綜合征、檢測非甾體類消炎藥相關性小腸黏膜損傷,及臨床上需要排除小腸疾病者,還可用于監測并指導克羅恩病的治療及小腸息肉病綜合征的發展。 禁忌癥: 絕對禁忌證:無手術條件或拒絕接受任何腹部手術者(一旦膠囊滯留將通過手術取出)。 相對禁忌證:已知或懷疑胃腸道梗阻、狹窄及痿管;心臟起搏器或其他電子儀器植入者;吞咽障礙者;孕婦。 術前準備: 檢查前需禁食10-12小時,檢查前晚行腸道清潔準備(同結腸鏡準備),以提高圖像的清晰度; 術前半小時可服用適量祛泡劑,以減少泡沫對視野的影響。 在服用膠囊2小時后可飲清水,4小時后可以進少許清淡食物。在膠囊電池耗盡時或膠囊經回盲瓣進入結腸后結束檢查。 膠囊內鏡檢查的并發癥包括膠囊滯留、誤吸入氣道等。 膠囊內鏡檢查后膠囊停留于胃腸道2周以上則定義為膠囊滯留,應及時就診,通過外科手術或氣囊輔助式小腸鏡予以取出。 至于患者是否該做內鏡檢查? 是否能做內鏡檢查? 做何種檢查? 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由專科醫生判斷,做好充分準備,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檢查的質量,您都看明白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