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雪中情----白衣天使伴您行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1-05 03:31


雪中情


全縣120急救人出37次;5個小時,50位雪地摔傷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

1月4日,人們在歡天喜地中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大雪,竹溪縣120急救卻是嚴陣以待,及時啟動了冬季雨雪《雨雪冰凍災害事件應急醫療救援預案》,全縣30家急救站在人員、車輛、搶救物品藥品等方面做了全面準備。

筆者從縣120指揮中心獲悉,今天5:00——10:00時,120指揮調度大廳呼入電話114次,派車114次,院前急救工作量比平時猛增一倍。由于大雪惡劣天氣,院前救治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難,路面濕滑,視線模糊,急救車行走艱難。

情景一

20180105165428772877.jpg


20180105165526042604.jpg


(縣人民醫院急診急救站醫護人員在大雪中轉運病人)

10時45分,水平鎮康家嶺村三隊84歲的王奶奶在家內崴傷了腳,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急救站“接警”趕往現場。道路擁擠濕滑、車行速度比平時慢了許多,出診的醫生柯曾偉心情急切:“特殊天氣下出診常常龜速前進,其實心里急的不行。”但是離患者家還有一段小路,120車,不能到達,急救人員只能步行前往,風雪天氣,地濕路滑,眼看3分鐘的路程,確走了10分鐘才抵達出診現場。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急救站的柯曾偉和同事們對王奶奶進行了細致檢查后發現,她是右腳踝關節外傷后出現腫脹,雖然沒有出血可明顯可見骨頭翹起,不能行走。“怎么辦?抬!”柯曾偉和急救團隊第一時間給出了轉運方案。可是下雪天加上是小路地面濕滑、擔架車不敢直接運王奶奶,又給這次接診提出了新的難題。“我和護士、急救司機3個人交替著,用民用板車搬抬患者。這平時看起來沒什么,可是下雪天就不容易了。”急救小組一路小心,還是不免腳下濕滑、行走緩慢,可王奶奶所坐的擔架車卻在3雙急救人員的手上穩穩交接,“天挺冷的,我們還是出了汗,雪天轉運的確不容易!”柯曾偉說。幸運的是,經過不足30分鐘的急救過程,王奶奶被順利轉運至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進行入院治療。

情景二

20180105165663646364.jpg

(豐溪鎮衛生院副院長李明東和該院出診醫生在轉運病人)

2018年1月4日下午15:52 大雪

主要情況介紹:

豐溪鎮普嶺村,村民 鄧順香,女,79歲精準扶貧對象五保戶,三天前因咳嗽咳痰喘氣,在家口服藥物后病情稍示緩解,于今日患者突發性出現胸悶、氣促,接到出診電話后,我院迅速組織出診應急小組,由于大雪封山,路面積雪厚度大約10cm左右,車輛不通就連步行就非常困難,考慮于出診地點約5公里左右,經過簡單的商量后迅速做出決定,帶上醫用推車等急救設備徒步進村,于16:40到達出診地點,患者出現輕度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由于病情危重患者需要立即住院治療,經過簡單處理后應急小組連同普嶺村兩委及精準扶貧工作隊,迅速組織人員以最快的速度于17:20左右把病人安全送達衛生院。

注:今日查房患者以轉危為安。

“叮鈴鈴……叮鈴鈴……”急診科急促的電話鈴再次響起。

“您好!這里是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急救站,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忙嗎?”

……

大雪還在持續,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急救站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老年盡量不要外出,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注意保暖防寒。

后記:

外面大雪紛飛,室內暖意濃濃,患者的得到及時的固定和救治,沒有“千人出動挖掘落井兒童”的宏大場面,沒有“醫護接力輪流胸部按壓搶救患者”的驚心動魄,這僅僅是一次次平常的出診,外面大雪依舊,電話鈴繼續響起,一次次出診在這漫天飛雪中繼續重復著。

向辛苦戰斗在一線的急診醫務人員致敬,你們溫暖了這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