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神經介入實施縣域首例高顱內段椎動脈支架植入術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12-17 17:10作者:陸強 文稿審核:鄒賽來源:醫院官網

技術再突破能力再提升

——縣人民醫院神經介入實施縣域首例高顱內段椎動脈支架植入術

   12月14日,我院神經內科介入團隊在太和醫院專家的指導下,成功開展我縣首例高顱內段椎動脈支架植入術。

   病史回顧:患者男性74歲,因“眩暈1周”于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入院后充分評估病情,醫生判斷患者可能存在椎動脈狹窄,隨后為患者進行了“全腦血管造影”檢查,證實“右側椎動脈V4段重度狹窄(狹窄率90%)”。這種情況如不行手術治療,將來發生中風的風險極高。經反復與家屬溝通病情,介紹治療方法,出于對神經內科團隊的充分信任,患者和家屬決定在我院完成手術。但椎動脈狹窄位于V4段,屬于高顱內段血管狹窄,手術風險很高,為確保手術成功和患者安全,科主任鄒賽帶領介入團隊向市太和醫院神經介入專家團隊反復請教和溝通,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個體化手術方案,再次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做好術前評估及手術風險防范應急預案,決定為患者行右側椎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

微信圖片_20241217164506.jpg

   12月14日,在太和醫院神經疾病診療中心袁江教授的指導下,神經介入團隊與麻醉科、介入影像中心高效協作,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右側椎動脈顱內V4段支架置入”術。手術中,當微導絲小心通過血管狹窄段,準確將支架定位于右椎動脈V4段狹窄處并釋放,支架釋放后前向血流通暢,支架與血管壁貼合良好,狹窄解除,手術順利完成。

  本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是我縣首例后循環顱內段支架手術。這標志著竹溪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在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領域再次取得了新的突破,診療能力邁入新的臺階。

相關科普:
什么是椎動脈V4段狹窄?

  椎動脈V4段局限性狹窄是一種血管疾病,可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和相應的神經系統癥狀。椎動脈是供應大腦后部血液的重要動脈,V4段是椎動脈進入顱內后的部分。該段的狹窄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夾層或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可能增加中風的風險,甚至危及生命,且椎動脈的管腔非常薄,血流量很小,對大腦的血液供應嚴重不足,并且可能堵塞,就會造成此類癥狀的發生。
什么是椎動脈支架置入術?

  椎動脈支架置入術是通過放置支架改善椎動脈的缺血癥狀,降低患者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椎動脈支架放置術作為微創介入治療,與外科開放性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治療周期短、起效快、預后好等優點,手術病人所受的痛苦及住院天數較少,心血管并發癥極低,減少中風效果甚佳。

微信圖片_202307260815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