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一個患者心中的好醫生——記竹溪縣勞動模范鄒賽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6-06 14:52作者:拂曉榮光 勞模風采|一個患者心中的好醫生——記竹溪縣勞動模范鄒賽 鄒賽,男,41歲,縣人民醫院大內科黨支部書記、神經內科主任。從醫17年,從一名臨床的年輕醫生成長為科室的管理者,他始終奮斗在臨床一線,牢記“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初心使命。在醫療技術上,他好學精進,志高行遠,帶領神經內科團隊積極申報創建“卒中中心”,堅持“患者至上”,嚴格把控環節質量,先后完成靜脈溶栓150余例,有效地降低了“中風”在本區域內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大大降低了患者和家庭的負擔。作為科室管理者,他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組織科室開通微信公眾號,推送疾病防治科普知識,成立“疾病防治科普小分隊”,扎實開展“323攻堅行動”,全力投入全縣“專病防治適宜技術的推廣培訓”“疾病防治知識科普”“健康講座”“健康義診”等工作中。在疫情防控戰中,他身先士卒,不畏艱險,先后救治了118人次急危重癥患者,打贏了疫情防控勝利戰。2014—2015年先后被竹溪縣委評為“竹溪縣好醫生”“醫德醫技道德模范”和“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2012—2016連續5年被竹溪縣人民醫院授予“優秀醫生”榮譽稱號,多次獲“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2021獲市太和醫院授予“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從醫17年來,他始終牢記作為一名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的神圣職責,在醫學技術精益求精,在服務患者中細心耐心,先患者后自己,努力做一名好醫生。他不僅是同事眼中的好伙伴,更是患者心中的好醫生。 敬業奉獻同事眼里的好伙伴 “打鐵還需自身硬,無需揚鞭自奮蹄”。要醫治患者,必須要熱愛事業、熱愛患者,精通醫術。在業務上,他孜孜不倦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先后于2006年赴十堰市太和醫院進修,2015年赴北京市密云區醫院神經內科進修學習,始終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鉆研精神,在一個個老師和同事的幫助下,逐步成長為竹溪縣人民醫院重點學科的帶頭人。 在他的帶領下,科室學習氛圍濃烈,課題項目逐年增多,近3年科室每年在國家級刊物及省級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2篇,神經內科、內分泌科的業務量每年不斷提高,患者滿意度逐年提高,自2019年擔任科主任至今,他不斷優化管理思路,想法設法提高員工幸福感,大力培養學科骨干,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積極投身“腦卒中防治”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連續四年帶領科室榮獲“醫院年度績效考核”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敬業模范,同事眼中的“好伙伴”。 治病救人患者心里的好醫生 鄒賽同志不僅醫療技術精湛,對待患者更是態度和藹,認真負責,真正做到了“視患者如親人”、“待患者如朋友“,與患者將心比心,對患者貼心暖心,在廣大患者和家屬中樹立了十分良好的口碑。 在工作的時候,他總是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認真細致地為患者解除病痛,也會充滿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給予患者心理上足夠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曾經有一個年輕的患者得知自己患糖尿病并且合并多種并發癥后,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鄒賽得知后,多次通過休息的時間打電話發消息對患者進行暖心的心理疏導,幫他學會疾病管理的相關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他的幫助下,這位患者重拾信心,身體一直保持較好的健康狀態,一晃10年過去了,還總是稱鄒賽為“救命恩人”。 對中風的病人,鄒賽在治療時不僅憑專業技術和診療經驗,為患者仔細尋找原因,積極通過先進的技術開展針對性治療,還常常和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取得“醫生-患者-家屬”三方面的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努力為一個又一個家庭送去健康和幸福。 一直以來,鄒賽同志始終秉承“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準則,努力踐行著“一切為了患者”的初心使命,以“更好地為患者解除痛苦”為目標,以飽滿的熱情、高度負責的態度、精湛的技術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神圣信仰和擔當,詮釋著一名普通醫生的根本職責。 鄒賽,中共黨員,大內科黨支部書記,現任竹溪縣人民醫院大內科黨支部書記、神經內科及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擔任十堰市心理專科聯盟理事,十堰市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十八年,對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睡眠障礙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