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系列報道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9-05 09:47

    編者按:2017年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以來,5年時間里,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學科建設不斷增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各項事業邁上新的臺階。即日起,推出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系列報道。

圖片2.png

圖為2017年9月1日市太和醫院院長羅杰(右)與竹溪縣衛計局局長劉啟德簽訂了竹溪縣人民醫院與市太和醫院醫療聯合體協議


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系列報道①

黨建引領全面發展

——竹溪縣人民醫院堅持黨建引領發展側


5年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及制度建設,不斷強化黨的領導。五年來,黨員數量由60余人壯大到100余人。這五年,我們作風建設樹正氣。我們緊緊圍繞大事抓黨建、圍繞業事抓黨建、圍繞家事抓黨建,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簡簡單單、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工作和生活已是我們的常態。

圖片1.png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集團各醫院間醫務管理多層次合作,推動成員單位醫療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及公立醫院黨建工作交流,以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來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時逢“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2021年6月25日由太和醫療集團主辦、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承辦“強化黨建引領,落實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1年十堰市太和醫院醫療集團醫務管理高峰論壇。2022年醫院也2017年的黨總支成立黨委。通過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使黨建主體責任進一步壓實,工作質量進一步提升,黨建推動業務發展的效應進一步顯現2017年以來,醫院先后榮獲湖北省“法治建設示范醫院”、十堰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十堰市文明單位、十堰市脫貧攻堅記功集體、十堰市疫情防控先進集體、十堰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院黨委書記洪洲同志在《開展“突圍九問”工作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崗位大討論、業務大練兵、質效大比拼、服務大提升》、《三亮三比三評》、《作風建設提升年》等各項活動中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要以黨建工作目標化、黨建任務項目化、黨建責任清單化、黨建管理制度化、黨建基礎規范化、黨建督導常態化來實施黨建“六化”管理為抓手,扎實開展“突圍九問”談心談話工作,以崗位大練兵為契機,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規范黨建工作、提高黨建質量、打造黨建品牌,推動黨建“走在前、作表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結合衛生健康工作實際,用心用情、務求實效,扎實開展實踐活動,不斷鞏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果,著力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為加快建設全省山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綠色崛起示范縣”,推動實現“經濟倍增、跨越發展”,全力打造“鄂渝陜毗鄰地區邊貿副中心”凝聚強大動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二十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2022年6月24日,竹溪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吳華成組織骨科全體醫護人員從政治思想、履職能力、組織紀律、服務意識、工作作風等方面對科室和個人進行深刻剖析檢查,并針對各項問題提出相應整改措施。這正是該院黨委在全院開展“崗位大討論、業務大練兵、質效大比拼、服務大提升”活動的一個縮影。

黨建引領激活力,同頻共振促發展。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是黨領導的衛生健康戰線的生力軍,是黨聯系人民、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竹溪縣人民醫院始終堅持抓牢黨建“方向盤”,凝聚發展“動力源”,不斷強化黨建工作的核心引領作用,統籌推進醫院各項事業實現長足發展。

該院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每月“主題黨日”活動等,努力提升全體黨員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貫徹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持續深化醫改,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確保醫院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將黨建融入醫院文化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創建、鄉村振興、建黨101周年等活動,樹立醫院良好形象。

在黨建引領下,竹溪縣人民醫院“白衣軍團”凝心聚力、求新思變,大力改善醫療服務環境,持續攀登醫療高峰,醫院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實現黨建、業務“雙融雙促雙提升”。

5年來,醫院管理制度不斷優化,共審核修訂各類制度、流程524項,出臺新的《醫院制度流程匯編》《醫院應急預案匯編》等,2018年9月順利通過二甲醫院復審;學科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創建了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臨床藥學、皮膚科),11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放射科、檢驗科、超聲科、臨床藥學、皮膚科、骨科、普外科、檢驗科、兒科、消化內科、感染性疾病科),8個市級重點建設專科(眼科、口腔科、血液內科、呼吸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超聲醫學科、輸血科),重點專科數量位居全市縣級醫院前列;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通過“請進來、走出去”人才培養戰略,全方位多層次提升人員素質,其中引進及調入人員159人;醫療服務水平實現跨越,整體托管有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竹溪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太和醫院優質專家的診治,醫院門診患者由門診患者由2016年14.67萬人次增長為2021年的34.33萬人次,增長率134.01%;住院患者由2016年1.83萬人次增長為2021年2.71萬人次,增長率為48.09%;中心手術量由2016年3018臺次增長為2021年6392臺次,增長率為117.8%。目標超額完成。


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系列報道②

固本強基   蝶變前行

——竹溪縣人民醫院專科建設側記


這是2022年5月20日,患者羅某(60歲)因左側腰部疼痛前往竹溪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就診。CT顯示:患者左腎盂、盞多發結石并左腎積水,腎臟受損嚴重。針對患者結石體積大、硬度強、位置深等特點,該科主任甘啟忠通過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PCNL),成功為患者取出腎臟內結石。

PCNL即在腰部做微小切口,打洞進入腎臟,插入腎鏡行鈥激光碎石術,是技術難度較大的手術。與開放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效果好等優點。2019年至今,竹溪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已常規并成熟開展了PCNL手術50余例,手術愈后好、無并發癥。

一項先進技術代表一個科室實力。根據十堰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2022年度市級臨床重點專科評審結果,竹溪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被評為市級重點建設專科。與此同時,該院兒科、醫學檢驗科、普通外科、骨科、消化內科、感染性疾病科被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內分泌科、超聲醫學科、呼吸內科、輸血科也被評為市級重點建設專科。

專科建設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和基石。自托管以來,竹溪縣人民醫院始終把專科建設作為醫院發展的工作重點,通過人才、技術、設備、管理等全方位支持,推動專科建設逐步實現蝶變。其中,在醫療設備方面,先后購置了高分辨率彩超、移動DR、電子支氣管鏡、腹腔鏡、神經外科顯微鏡、美國GE64排128層螺旋CT設備的更新換代為專科建設提供了堅強支撐。

5年來,竹溪縣人民醫院新改建新生兒病區、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康復科、消毒供應中心、體檢中心等10余個科室,其中,消毒供應中心規模擴大后不僅滿足本院器械消毒供應,而且覆蓋全縣所有醫療機構的消毒供應工作;創傷、卒中、胸痛等五大中心建設如火如荼,其中卒中中心于2020年獲得“防治卒中中心”認證授牌,胸痛中心于2022年順利通過網絡預審;發布《實施專科分類建設指導意見》,將全院23個臨床醫技科室進行分類分層建設,給予專科建設經費,促進學科發展;推行《多學科診療(MDT)實施方案》,2020年制定了《竹溪縣人民醫院專病專治管理辦法》,明確專科收治范圍及發展方向。

5年來,竹溪縣人民醫院共創建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臨床藥學、皮膚科),11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放射科、檢驗科、超聲科、臨床藥學、皮膚科、骨科、普外科、檢驗科、兒科、消化內科、感染性疾病科),8個市級重點建設專科(眼科、口腔科、血液內科、呼吸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超聲醫學科、輸血科),重點專科數量位居全市縣級醫院前列,其中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取得零的突破。

下一步,竹溪縣人民醫院將按照省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管理要求,充分發揮已創建省市級臨床重點專科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化質量內涵,爭取更多的臨床專業科室達到省級、市級重點專科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系列報道③

“培引”并舉   人才興院

——竹溪縣人民醫院人才隊伍建設側記


這是2022年6月19日,太和醫院婦產中心主任醫師、教授陳雙鄖、張春蓮帶領婦科腫瘤專業團隊一行共7人,來到竹溪縣人民醫院開展講座、會診、疑難病例討論及教學查房等活動,推廣婦科腫瘤微創治療技術,推進婦科腫瘤規范化診療。

自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以來,太和醫院選派專家對竹溪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進行分專業、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訓已經成為常態。這也成為該院人才隊伍建設的舉措之一。

人才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托管以來,竹溪縣人民醫院積極貫徹落實“人才興院、人才強院”戰略,堅持培訓和引進并舉,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全方位多層次提升人員素質,打造人才蓄水池

5年來,始終堅持“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多措并舉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5年來先后引進全日制本科生69人,碩士研究生1人,送出在讀研究生2人,聘任學科帶頭人10人次。充分利用太和專家資源加強人員培訓,先后邀請太和專家上門舉辦學術講座150場次,舉辦管理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特訓營2次,參加培訓人員90余人次。每年邀請上級醫院領導專家到醫院調研,講座,開展業務指導,對醫院進行真情傳幫帶,提升人才技術水平。累計派出管理干部業務骨干到太和醫院等上級醫院掛職、進修近200人次。通過多種舉措,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干事”的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專業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并規范進行崗前教育及培訓考核;不斷強化青年醫師的三基知識、急救知識和急危重癥管理能力培訓,每兩周1次院級業務學習,每周1次科內業務學習,每季度進行一次考核,青年醫師基本理論及基本操作培訓覆蓋率100%;累計派出專業人員到太和醫院進修150余人次,管理干部業務骨干掛職學習62人次,并每年邀請太和醫院領導專家到院開展講座、業務指導,對醫院進行真情傳幫帶;為中層以上管理干部和青年新秀舉辦管理能力提升特訓營,全面提升醫院管理能力。

與此同時,為了留住人才,竹溪縣人民醫院引入了太和醫院平衡計分法考核辦法,對原績效核算方案進行調整完善,建立以工作效率、護理質量、社會效益為核心的內部績效考核機制;新建了職工食堂與營養餐廳,讓就餐難歷史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投資近200萬元為優秀青年裝修學生公寓35套房,共105間宿舍等,使得職工待遇與收入穩步提升,有效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積極性與能動性。

以人才為支撐,醫院各臨床醫技科室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5年來全院共開展137余項,其中,首例人工血管內瘺穿刺術、首例自體血液回輸技術等填補醫院多項技術空白;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完成市級科研立項3項,縣級科研立項31項,發表學術論文70篇,其中5篇統計源期刊等,人才“活水”極大激發醫院發展“活力”

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系列報道④

為民服務?步履不停

——竹溪縣人民醫院優化醫療服務側記


這是2022年6月21日,竹溪縣人民醫院院長張永帶隊深入門急診區域,主動征詢就診患者意見,親身體驗就醫流程,其中,特別特別關注了常態化下疫情防控工作、智慧門診應用、便民服務等重點環節,致力于解決群眾就醫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自該院開展提升優質服務、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患者就醫感受“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行動以來,院領導、職能部門中層領導帶隊,常態性深入門診一線,通過親身體驗和主動征詢,精準查找和解決就醫流程中的系統性問題。其中,為解決患者看病就醫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繳費時間長問題,醫院開通診間支付系統,患者在線上可迅速完成掛號、支付等流程,線下直接檢查就診取藥,有效緩解了排隊等候的突出問題。

優質服務是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之一。竹溪縣人民醫院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自托管以來,該院結合太和醫院磁性醫院的理念,于2019年在全院內推行磁性護理活動,通過“熱心接、耐心講、誠信幫、溫馨送、愛心訪”磁性護理服務鏈,將優質護理服務貫穿于患者就醫始末;于2020年引入并推行太和醫院患者心晴評估量表,對所有新入院患者進行心晴評估,有效緩解了患者心理壓力,杜絕了患者自殺事件發生。

“醫德高尚,醫術精湛”。2022年5月12日上午,一位患者家屬將一面錦旗送到竹溪縣人民醫院麻醉手術科,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據悉,患者因患肛腸疾病需要手術治療,由此產生恐懼心理。從術前、術中、到術后,醫護人員用耐心、細心地的講解、安慰、鼓勵,逐步消除了患者的恐懼,讓手術順利進行。在產科,今年僅4月一個月就收到三面患者送來的感謝錦旗。這無不是患者對醫院優質醫療服務的肯定。

該院還擴大服務半徑,通過黨員干部下基層、下沉社區、健康義診等方式,把醫療服務送到患者家門口。譬如2022奶奶6月16日,竹溪縣人民醫院院長張永,帶領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腎病內科、普外科、超聲醫學科、康復醫學科、泌尿外科的專家,前往縣河鎮縣河村開展送醫、送藥下鄉義診活動,共接待就診、咨詢村民100余人,發放免費藥品3000余元、健康宣傳資料200余份。

為民服務,步履不停。張永介紹“醫院將充分利用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后,三甲綜合醫院優質資源下沉的機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最大限度滿足縣域百姓醫療服務需求。”


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系列報道⑤

“托”出質效 “管”出活力

——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5周年側記


“連體連心”,精醫惠民。自2017年太和醫院托管竹溪縣人民醫院以來,雙方在先進管理、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專科建設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全面融合發展,切實做到“連體”又“連心”,促進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醫療服務不斷提質增效,讓當地百姓的健康更有“醫”靠。

這五年,醫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

黨建興則事業興,黨建強則發展強。竹溪縣人民醫院始終堅持抓牢黨建“方向盤”,凝聚發展“動力源”,不斷強化黨建工作的核心引領作用,統籌推進醫院各項事業發展。

該院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每月“主題黨日”活動等,努力提升全體黨員干部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推動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開展黨建+(崗位大討論、業務大練兵、質效大比拼、服務大提升)系列活動,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把黨建融入醫院文化、醫德醫風、精神文明建設等,強化行業自律。   

在黨建引領下,竹溪縣人民醫院“白衣軍團”凝心聚力、求新思變,大力提升醫療服務,持續攀登技術高峰,醫院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2016年14.67萬人次增長為2021年的34.33萬人次,增長率134.01%;住院患者由2016年1.83萬人次增長為2021年2.71萬人次,增長率為48.09%;中心手術量由2016年3018臺次增長為2021年6392臺次,增長率為117.8%。

這五年,醫院始終堅持專科建設強實力。

專科建設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和基石。竹溪縣人民醫院始終把專科建設作為醫院發展的重點工作,通過人才、技術、設備、管理等全方位支持,推動專科建設逐步實現蝶變。

該院先后出臺《實施專科分類建設指導意見》《多學科診療(MDT)實施方案》《竹溪縣人民醫院專病專治管理辦法》等,并成立專科分類建設活動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專科分類建設;新改建新生兒病區、眼耳鼻喉科、中醫康復科、消毒供應中心、體檢中心等10余個科室,醫院功能更加完善,其中,消毒供應中心規模擴大后覆蓋全縣所有醫療機構的消毒供應工作;創傷、卒中、胸痛等五大中心建設如火如荼,其中卒中中心于2020年獲得“防治卒中中心”認證授牌,胸痛中心于2022年順利通過網絡預審。

5年來,竹溪縣人民醫院共獲得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臨床藥學、皮膚科),11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放射科、檢驗科、超聲科、臨床藥學、皮膚科、骨科、普外科、檢驗科、兒科、消化內科、感染性疾病科),8個市級重點建設專科(眼科、口腔科、血液內科、呼吸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超聲醫學科、輸血科),省級重點專科取得零突破。以重點專科為支撐,醫院開展新業務新技術137項,可診治病種由1744種增長到2100種,中心手術量增長到6392臺次,住院患者低風險死亡率降至零。

這五年,醫院始終堅持培引并舉興人才。

人才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竹溪縣人民醫院積極貫徹落實人才興院戰略,堅持培訓和引進并舉,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全方位多層次提升人員素質,打造人才蓄水池

5年來,始終堅持“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多措并舉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5年來先后引進全日制本科生69人,碩士研究生1人,送出在讀研究生2人,聘任學科帶頭人10人次。充分利用太和專家資源加強人員培訓,先后邀請太和專家上門舉辦學術講座150場次,舉辦管理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特訓營2次,參加培訓人員90余人次。每年邀請上級醫院領導專家到醫院調研,講座,開展業務指導,對醫院進行真情傳幫帶,提升人才技術水平。累計派出管理干部業務骨干到太和醫院等上級醫院掛職、進修近200人次。通過多種舉措,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干事”的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專業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并規范進行崗前教育及培訓考核;不斷強化青年醫師的三基知識、急救知識和急危重癥管理能力培訓,每兩周1次院級業務學習,每周1次科內業務學習,每季度進行一次考核,青年醫師基本理論及基本操作培訓覆蓋率100%;累計派出專業人員到太和醫院進修150余人次,管理干部業務骨干掛職學習62人次,并每年邀請太和醫院領導專家到院開展調研、講座、業務指導,對醫院進行真情傳幫帶;為中層以上管理干部和青年新秀舉辦管理能力提升特訓營,全面提升醫院管理能力。

與此同時,醫院積極營造人才成長環境,引入太和醫院平衡計分法考核辦法,對原績效核算方案進行調整完善;新建了職工食堂與營養餐廳,讓就餐難歷史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投資近200萬元為優秀青年裝修學生公寓35套房,共105間宿舍等,使得職工待遇與收入穩步提升,有效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積極性與能動性。

這五年,醫院始終堅持強化管理提效能。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是提高醫院競爭力的緊迫要求。竹溪縣人民醫院積極導入太和醫院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持續提升基層醫院管理水平。

太和醫院委派院務專員、湖北醫藥學院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張永兼任竹溪縣人民醫院院長,帶領主要職能管理干部長駐該院常規辦公,傳授管理經驗,修訂一系列切合醫院發展實際的管理制度。其中,以縣醫院二甲復審為契機,審核修訂各類制度、流程524項,出臺新的《醫院制度流程匯編》《醫院應急預案匯編》,為規范醫院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結合太和醫院磁性醫院的理念,于2019年在全院內推行磁性護理活動,通過“熱心接、耐心講、誠信幫、溫馨送、愛心訪”磁性護理服務鏈,將優質護理服務貫穿于患者就醫始末;于2020年引入并推行太和醫院患者心晴評估量表,對所有新入院患者進行心晴評估,有效緩解了患者心理壓力,杜絕了患者自殺事件發生等。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先進管理為竹溪縣人民醫院帶來了生機勃勃的發展之春。醫院于2018年順利通過二甲復審,現正積極創建鄂西北西部醫療衛生中心。

這五年,醫院始終堅持優化服務暖民心。

優質服務是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之一。竹溪縣人民醫院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強化軟硬件建設,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提升患者滿意度

該院持續完善環境設施及服務流程,在門診大廳設置“掛號繳費一體自助機”“檢驗報告自助打印機”,在檢驗科候診大廳設置了“檢驗報告自助打印機”等,在各門診、功能科室設置診間付費,減少患者來回奔跑時間;投入5410余萬元,購置了彩超、電子支氣管鏡、腹腔鏡、神經外科顯微鏡、美國GE64排128層螺旋CT等設備,有力地支持了醫療業務發展;完善和升級信息系統,建設了面積更大的現代化機房,實施門診信息系統、住院信息系統等10多個系統,極大提高了醫療管理質量要求。

5年來,太和醫院眾多知名專家到竹溪縣人民醫院坐診、講座,深入臨床線指導疑難病例診療,從醫療技術、人才梯隊、服務效能、專業品牌等方面整體推進專科發展。以往很多基層醫院不可能開展的手術,如脊柱外科手術、大關節置換、肺葉切除、內鏡下治療等,如今竹溪縣人民醫院均可完成;常見腫瘤的根治性手術、泌尿外科鈥激光碎石、經皮腎鏡、前列腺電切等手術,更是成為該院的常規手術,竹溪群眾擁有更多的就醫獲得感。

融合發展促振興,善作善成譜新篇。

太和醫療集團為堅強后盾,竹溪縣人民醫院全體員工將上下齊心,堅定信念,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繼續深化與太和醫院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奮力譜寫竹溪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