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程艷梅:舍小家為大家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8-24 15:38 竹溪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程艷梅:舍小家為大家 8月13日上午9點多,程艷梅結束了第4次外采核酸任務,回到醫院,沒有休息,主動從同事手中接過院內核酸采集掃碼工作。此時正是外采隊員回院高峰,她一個接一個不停地掃碼,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最后被醫務部的同事強性換下來了。 程艷梅是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護理部主任,今年52歲,是醫院護理部的大管家,也是家里的頂梁柱。她的丈夫也是醫院職工(中醫科主任),公公八十多歲身體不好住在醫養康復中心,每天都要跟丈夫一起去看看,2歲多的外甥女兒從十堰來到竹溪,都需要她的照顧。平日里,憑著她的勤勞和賢惠,不僅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條,把家里也打理得妥當溫馨。 疫情就是命令!當8月10日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時,程艷梅作為護理部主任要協助分管護理院長黃盛香搞好全醫院核酸采樣應急隊護理大軍的指揮,同時,也是醫院核酸采樣應急隊護理大軍的戰斗員之一,第一批報名投入到竹溪全民核酸采集大軍。 【程艷梅(左一)在核對隊隊員,向院長張永(右)分管護理副院長黃盛香(左二)匯報】 第一輪,參加!第二輪,參加!第三輪,參加…… 就這樣,她先后報名參與了5次核酸外采,鼓樓社區一次就是10個點位,每個點位都是3至4人輪番倒班,而她幾乎包攬全輪,次次不漏,人員調配、物資補充、咽試子收集等等。最難忘的一次,8月16日的0點左右,熟睡中的程艷梅被分管護理工作的黃盛香副院長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告知剛接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指令,要求今天早晨6點30分開始進行全縣第5輪核酸采集,趕緊通知你組成員,必務準點到崗”,程艷梅說:好的!放下電話,負責聯系鼓樓社區采樣工作的孫波副院長的電話再次響起,“指示快速通知組員,我們爭取提前10分鐘到崗”,趕緊回復:好的。“疫”聲令下,一時間行政后勤群、護士長群、科主任群都積極響應,分頭行動,通知隊員、組隊建群、安排點位……,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這樣的場景在近一周內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8月10日—16日,一周的時間,全縣共開展了5輪全員核酸采集,密度之高、人員之多、任務之大史無前例,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按照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負責天寶、縣河、水坪3個鄉鎮,城關鼓樓、幸福兩個社區的核酸采集任務,醫院領導接到指令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以院長、書記為組長的核酸采集領導小組,下設“人員調度組、物資配送組、標本轉運組、核酸采集組、后勤保障組”等5個小組,分別由院領導班子成員任小組長,各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上下聯動,全員參與,全院先后抽調了近1000余人次參加核酸采集工作。 (程艷梅給深夜前來慰問的院長助理林杰匯報情況) 在41度的高溫下,往返10個點位,從上崗到每次任務的清零。她已經不記得當時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只感覺結束任務、脫下被汗水淋濕的衣服的那一刻,無比地疲乏和難受。汗水浸濕了全身的衣物,胳膊酥麻得抬不起來,兩只手被泡得滿是褶皺,腿上腳上長滿了小紅疹子…… 但是,對于同樣需要照顧的家人,程艷梅卻無力顧及。在全員核酸檢測期間,2歲多的外甥女一直在家由丈夫一個人照料,醫養中心的公公只能委托他人陪著在醫院做治療……盡管不易,家人從來沒有怨言。對于這一點,程艷梅深感愧疚。 “我有33年的院齡,醫院就是我的家。關鍵時刻,我沒多想,干就是了!況且全院人都上,不是我一個人在戰斗!” 程艷梅說。 常言說的好,女子也是半邊天。在這一場疫情阻擊戰中,程艷梅協助醫院抗疫大軍,帶領她姐妹和“90后”、“00后”這些娃娃兵,她們用實際行動再次展示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可貴的團隊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