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是“上火”,原來是病毒在“作祟”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4-28 11:17作者:作者:陳芳 審核:左川梅 還以為是“上火”,原來是病毒在“作祟”在門診上我們經常被問到這樣一些問題: “醫生,我嘴唇長水皰是上火了嗎?” “醫生,您給我開點降火的藥吧?” 我們常告知病人:“您這不是上火,而是感染了單純皰疹”。 (圖片來源于網絡)
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臨床上以簇集性水皰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復發,是世界范圍內流行最廣泛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主要通過生活密切接觸感染。因其病毒潛伏感染的特性,臨床上將其分為初發型和復發型兩種類別。 初發型單純皰疹中最為常見的是皰疹性齦口炎,多見于1~5歲兒童,好發于口腔、牙齦、舌、硬腭、咽等部位。皮損表現為迅速發生的群集性小水皰,很快破潰形成表淺潰瘍,疼痛較明顯,可伴有發燒、咽痛及局部淋巴結腫痛。 新生兒皰疹發病率僅次于皰疹性齦口炎,多經產道感染,一般在出生后5~7天發病,除皮損以皮膚及皮膚黏膜出現水皰、糜爛外,嚴重時出現發熱、呼吸困難、黃疸、肝脾大、意識障礙等癥狀,死亡率較高,易遺留腦功能障礙。 其次,皰疹性角膜結膜炎極易引起失明。播散型單純皰疹可造成內臟損害,如肝炎、腦炎等,嚴重者危及生命或致殘。 復發型單純皰疹往往癥狀比較輕,一般在初發感染消退后,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發作早期自覺局部灼熱,隨后出現紅斑、簇集狀小丘疹和水皰,可融合,數天后水皰破潰形成糜爛結痂愈合。 如您有上述類似皮膚情況,切勿用手自行擠壓、搔抓加重皮損繼發感染,應盡早到我院皮膚科就診,早期正規治療可以縮短病程,并有效防止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