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核卡在食管上 消化內科專家徐柳巧手取出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7-11-03 15:08 11月1日晚上,一位60歲的老先生吃棗時不小心把棗核咽下去了,嗓子本能的不舒服干嘔一下,結果還是沒吐出棗核,接下來就是嗓子疼痛,以為只是把嗓子劃破了,就繼續和家人一起吃飯,也希望把棗核帶進胃里。深夜,老先生開始發燒,咽食物疼痛加重,呼吸困難。 老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就診,太和醫療集團下派的消化內科專家徐柳主任考慮棗核可能是卡在了食道上,為老人開啟“綠色就診模式”,急診胃鏡檢查發現棗核兩邊尖的地方都扎在了食管口壁上,卡住的地方已經形成潰瘍、糜爛,并且已穿孔。徐柳告訴我們“因為老人年紀較大,食道附近有許多重大血管,手術的風險較大,所以我們利用胃鏡將棗核取出,這種方法創傷較小,恢復也比較快,降低病人的痛苦。” 取出棗核足足兩公分,兩端扎在食管口壁內,食管口有損傷、局部滲血。目前徐柳主任叮囑楊老先生禁食,給予給予抑酸、抗感染、營養支持住院治療。 徐柳說“類似情況有很多,像魚刺、雞骨頭、棗核等,甚至對于食管狹窄的人來說,花生米、堅果等較為顆粒比較大的食物也容易卡在食道內,之前有個孩子是因為不小心吞了他媽媽的戒指,卡在喉嚨里,造成局部損傷、吞咽困難,像這樣的情況老人和孩子比較多。” 徐柳強調“一旦危險發生了,我們要冷靜應對,不能病急亂投醫。一些錯誤的方法,最好不要去試,這樣會導致問題更加嚴重。比如說喝醋,喝水,吃東西。” 提醒老人與小孩,吃一些有核的食物或有細碎骨頭的肉時,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碎的骨頭很容易卡在食管上,如果不小心卡住了,一定不要馬上吃一些東西,進行疏通,要先了解卡在什么地方,是否有疼痛感,如果疼痛感強烈,一定要馬上就醫,強烈的疼痛感提示著可能已經發生穿孔或是劃傷食道的情況,進入食管腔內局部損傷容易形成穿孔,造成氣胸,由于食管旁有很多大的血管,也會引發大出血,甚至死亡,一定要重視起來! 專家解答 吃一口飯團,能將異物帶下去嗎? 這個方法絕對不可取。因為這樣,異物有可能被飯團擠入咽部更深的地方,增加取出的困難。如果異物卡在食道內則更加危險。因為食道的中段與大血管相鄰,若將異物擠壓扎入大血管,將引起大出血,止血非常困難。 問:聽說多喝幾口醋可以使異物軟化? 多喝幾口醋對于異物的軟化無意義。因為我們所喝的醋不可能在咽部停留很長時間,也就不可能將異物泡軟化。而且,醋喝多了胃酸過多,還會引起胃部的不適。所以不要用這種方法。 徐柳告訴我們,氣管異物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意外傷害事故,一般三歲以下的小孩子和老人最容易受傷害。因為一粒瓜子或是一塊細碎的雞骨進入氣管導致窒息而喪命的患者,每年都會有幾例。甚至有些孩子因為異物進入支氣管,沒及時取出來,感染致使肺炎等嚴重并發癥。 食物卡喉可不是小事,在吃飯的時候盡量注意,特別是老人和孩子,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勉力而為。1~2次吐不出來時,就要趕快就醫。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在新門診住院綜合樓8樓。消化內科常規開展內鏡下異物取出術、內鏡下息肉射頻消融術、Barrett食管射頻消融術。健康熱線:0719-2726549 (信息和照片均來源:消化內科毛洪波主任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