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有錢難買健康!“球王”貝利因腸癌再次住院!專家:45歲后請每年做這項檢查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2-21 08:17

ABUIABACGAAgmJO1igYouMGwyAQwoAY4pQQ.jpg


有錢難買健康!“球王”貝利因腸癌再次住院!專家:45歲后請每年做這項檢查


作為世界足壇的傳奇人物有著“球王”之稱的巴西前足球運動員貝利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自己因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已無法切除腫瘤將聽從醫生的建議接受入院治療

1.jpg


其實,早在2021年9月貝利在體檢中就發現了結直腸癌并在社交網絡上宣布患上結腸癌,并且已接受手術已經80周歲的他,堅定地表明會微笑面對這場比賽

2.jpg


結直腸癌發病率之高,從知名人物的報道中可見一斑。

2019年,好萊塢巨星威爾·史密斯在社交網站上傳了自己首次做腸鏡檢查的視頻,結果發現了結腸息肉。息肉切除后做的病理檢查,確認是癌前病變。

3.jpg


2021年,日本著名音樂家兼演員坂本龍一在社交平臺發文稱:確診結直腸癌,已完成手術,正在接受治療,并要在將來的日子,“與癌共生”。

4.jpg


提到癌癥人們大多關注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往往忽略了這“菊部之癌”其實,結直腸癌并非無跡可尋

5.jpg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首席科主任毛洪波提醒:結直腸癌是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癥之一,中國人口大約只占全球總人數的17%,而結直腸癌患者在全球的占比卻達到了31%。結直腸癌作為癌癥一員,擁有癌癥的共同特征——40~50 歲以后顯著上升。

6.jpg

早期腸道腫瘤的三個癥狀:

早期腸道腫瘤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癥狀,隨著疾病的進展,部分患者可以出現:

一、腹痛腹脹

經常出現腹痛腹瀉癥狀的話,就有非常大的幾率患上腸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癥狀會越來越頻繁。

二、便血

上面已經說了腸癌患者腸道內出血了,這樣就會在大便的時候夾雜著血液,顏色是新紅色或者暗紅色。

三、大便性質有所不同

他們的排便次數會比正常的人要多,但是排便量卻要比正常人少很多,多呈現出點扁狀或者是細長的條狀。


7.jpg

   

超過45歲,要去做腸鏡檢查,結直腸癌并不是突然出現在身體里的,它往往要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才會變成癌癥。

當結直腸癌還只是一個腸道內的小息肉時,就可以用腸鏡檢查出來了。“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一定要做一次腸鏡。”毛洪波建議。

8.jpg   


腸鏡,又稱電子結腸鏡,末端裝有微型電子攝影機的可彎曲的纖維軟管,在醫生操作下通過肛門置入直腸、結腸直到末端回腸的腸腔內。

醫生在相連的顯示屏上觀察腸壁表面,發現問題用附屬設施進行相應治療,病情診斷后輔助臨床后續藥物或手術治療。

腸鏡用來檢查、診斷、治療結直腸腸壁粘膜以及粘膜下層的炎癥、潰瘍、息肉、腫瘤等。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結直腸息肉,結直腸良惡性腫瘤等,都可以通過腸鏡發現。


9.jpg

預防腸癌,遠離這些不良習慣:

一、腹痛肥胖

體力活動過少導致的腹部肥胖,是多數腸癌產生的危險原因。適當的體力活動可以促進結腸蠕動,有利于糞便排出,從而預防腸癌。

二、吸煙飲酒

酒精和吸煙都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研究認為,煙草和酒精會對大腸癌基因產生刺激,從而引發腸癌。因此日常生活中應該減少酒精及煙草的攝入量,從而預防腸癌。

三、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

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是誘發腸癌的重要因素。因為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堆積時間過久,導致腸道內吸收的致癌物增多,從而增加了腸癌幾率。


10.gif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溫馨提示:

若家族里有血緣關系的親人罹患腸道腫瘤,由于遺傳因素的影響,其患腸癌的風險會增高。若長期一起生活的親人曾患腸道腫瘤,由于經受共同的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其患腸癌的風險亦會增高。有上述家族史的人,應定期行直腸指檢及腸鏡檢查。

毛洪波介紹,現在隨著內鏡微創技術發展,內鏡醫生發現結直腸早期腫瘤,可以直接在內鏡下微創切除腫瘤,通過現在流行的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患者術后2一3天可以下床活動,正常進食一周出院,療效好,康復快,創傷小,花費低,有需要的市民可來竹溪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消化內科專家鏈接:


10.jpg58.jpg57(1).jpg59.jpg

640.jpg

mmexport1638625674351.jpg


20180617145624602460.jpg

$@UX@EE)LRYK8ATHSP%457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