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園地】醫學影像檢查之攻略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12-28 10:25 【科普園地】醫學影像檢查之攻略 隨著科技發展,先進的醫學影像儀器,就像一位“優秀的偵察兵”,幫助我們早早發現很多看不見的病變,現有醫學影像檢查包括X線攝片、CT、磁共振檢查、血管造影、超聲檢查、核醫學的核素數檢查、PET-CT、內鏡檢查等。 其中最為常見的檢查為B超、X線攝片、CT、磁共振掃描。 那么超聲、X線、C T、磁共振有什么不同呢? 超聲檢查適用于腹部、盆腔、心臟等部位的檢查,超聲影像可動態顯示各個臟器的形態結構,有助于診斷腫瘤、囊腫、出血等疾病,相較于CT等檢查,B超優勢在于價廉、方便和安全,特別適合婦科檢查。 X線攝片檢查主要用于一般的骨折及肺部檢查。 X光檢查具有時間短、費用低、檢查方便的優點,但也存在人體結構在圖像上互相重疊,一些小的或密度和臨近結構差異不大的病變可能會存在看不清的問題。 C T可用于身體任何部位的檢查。 CT檢查還是用X線給身體拍片,是“一層一層”地看,分辨率更高,圖像更清晰,CT可用于全身任何部位的檢查,尤其適用于肺部的檢查,對于肺部小結節及早期肺癌篩查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C T的電離輻射較X線攝影的更大,對關節韌帶肌肉和脊髓的顯示就沒有磁共振清楚。 磁共振也可以用于適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檢查。 磁共振圖像也是“一層一層”的,但有很多組,每一組提供的信息不一樣,是要結合起來分析的。對于軟組織和骨髓、腦和脊髓的顯示比CT更清楚,也適合用于檢查關節的軟骨、韌帶、腹盆腔的器官、心臟等部位的檢查。它的優點是無輻射,提供的價值信息更多,但它也有費用貴、時間長、噪音大等缺點。 檢查診斷選擇哪種方式好呢? (圖源網絡) 一、超聲、X線攝片、C T、磁共振檢查各有優缺點,一般病因不明的時候,可以先做超聲、X線攝片這些比較簡單的檢查,看有沒有異常,然后再選擇做CT或者磁共振。 二、各種儀器在不同部位顯像有各自的優勢,為了明確診斷,臨床上很多檢查是需要相互補充,有時一種檢查就能夠明確診斷,有時需要多種檢查配合,以提高疾病的診斷的準確性。 三、檢查之間不能相互替代,每種檢查都有它最擅長的區域,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貴的就一定是更清楚。 (圖源網絡) 總之,就診時我們需要聽取醫生建議,因為醫生都是根據病情經過專業理論分析,做出初步診斷之后選擇的最佳檢查項目,大家不必太過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