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號外號外!縣人民院又一項微創手術填補了空白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5-21 20:54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神經外科成功實施首例經椎間孔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


(副主任胡睿在做手術)

   近日,一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求診于我院,我院骨科采用經椎間孔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為其治療,效果立竿見影,術后患者反映腰痛及右下肢的疼痛消失,恢復情況良好。

   該例患者,萬某某,女60歲,因腰疼伴右下肢疼痛不適,經多家醫院使用藥物、物理治療不見好轉,反復行理療,止痛治療無明顯效果,此次疼痛加重2月入院,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并坐骨神經痛。在接受治療前因疼痛而側臥在推車上,蜷縮著身體,表情十分痛苦。在副院長吳華成、外Ⅳ科(神經外科、脊柱外科)主任皮遠進指導下,副主任胡睿主治醫師詢問患者病史,對其進行體格檢查、閱讀MRI,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組織科內病例討論,研究制定可行性治療方案,排除治療禁忌癥之后,于5月19日下午16:59將病人接入了手術間內,開始進行治療。外Ⅳ科(神經外科、脊柱外科)團隊采用在C型臂引導下、利用神經刺激器定位、經椎間孔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將藥物注射在椎間孔的脊神經附近,從而阻滯病變的神經根。神經阻滯術后6小時,病人跟我們反映他的腰痛及右下肢的疼痛消失,可以自如活動,面容也已毫無痛苦之色。外Ⅳ科(神經外科、脊柱外科)副主任研究胡睿是從多家三級醫院權威神經外科進修學成歸來的骨科業務骨干,此次手術正是運用了新近學習的經椎間孔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即微創手術。該項診療技術在我院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我院神經脊柱外科微創技術獨立完成操作的空白,標志著我院脊柱微創診療技術的多樣性、全面性提升。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人,往往是由于椎間盤的纖維環發生退行性改變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損的纖維環處泄漏出來,刺激鄰近的脊神經根,從而發生炎性改變導致神經刺激癥狀的出現。臨床上表現為腰部、單側或雙側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癥狀,嚴重時患者臥床不能隨意翻身。治療上要針對神經根進行消炎脫水,才能解除癥狀。對這些慢性腰腿痛患者來說,除了合理治療外,還必須重視相關的日常保健,并堅持養成良好的工作姿態和生活習慣。


  【醫學小常識】腰椎椎間孔神經阻滯術

   選擇性神經根阻滯(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是在影像設備引導下,對可能引起神經根痛的病變神經根進行穿刺阻滯的微創技術,同時具有診斷和治療的雙重作用。

   適應癥:以治療為目的腰神經根阻滯的適應癥很多,神經根痛患者是其主要適應證, 并且近期MRI或CT檢查結果排除椎間盤脫出或腫瘤所致的根性疼痛。考慮行SNRB的根性疼痛患者包括:①影像學檢查不明確或僅有輕微異常者;②影像學檢查有多節段椎間盤病變,但還不需要手術治療者;③手術后患者重新出現難以解釋的復雜疼痛;④神經系統體檢不確定者;⑤以及要求短時間緩解疼痛的根性疼痛患者,如椎間盤脫出患者術前鎮痛。

   影像引導下SNRB阻滯的目標性強,準確性大,安全性高,有助于確診病變的脊神經根。同時可減少注射容量和藥物劑量,減少了藥物不良反應和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是一種微創、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作為手術前最后的保守治療手段。(經C型臂引導下神經刺激器定位選擇性神經根藥物注射治療術即為腰椎椎間孔神經阻滯術,是將藥物注射在椎間孔的脊神經附近,從而阻滯病變的神經根。是同時具有診斷和治療作用的一種經皮穿刺的微創技術。)  

   適合應用于有根性神經疼痛的病人包括:

   1.影像學檢查不明確或僅有輕微異常者;

   2.影像學檢查有多節段異常需要更精確決定手術節段者;

   3.手術后病人重新出現難以解釋的復雜的疼痛;

   4.神經學體檢不確定者;

   5.已知疼痛原因但需鎮痛者(例如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

   6.滿足手術適應癥,但因其他原因無法手術治療的患者。







(在此感謝胡睿主任提供信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