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緊急擴散】學會這些急救方法,關鍵時候能救命!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9-14 10:35作者:拂曉榮光

【緊急擴散】學會這些急救方法,關鍵時候能救命!

時間就是生命

關鍵時刻

分秒必爭

2020年9月12日

世界急救日

微信圖片_20200913075454.jpg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在門診留觀大廳、護理操作室分別開展心肺復蘇活動,為群眾和全院全員普及宣傳急救知識和提供健康咨詢。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急診科主任李玉勇

     為大家介紹幾個生活中需要掌握的急救方法,趕快拿出小本本記下來!

倒地昏迷——心肺復蘇術

第一步:胸外按壓

IMG_20190715_104917.jpg

將患者仰臥于堅實的平面上;

胸外心臟按壓的部位為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將右手掌根部放于左手的手背上方,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下方的手指翹起,不能觸及胸壁;

按壓時,身體前傾,手臂伸直,雙臂與胸骨水平垂直,用上身的力量將患者胸骨用力向下按壓。

第二步:開放氣道

微信圖片_20190708154612.png

     將患者姿勢擺正為仰臥位置,救援者應位于患者右側,以便施救;

救援者將左手掌根輕壓于患者額頭,并用右手食指與中指將患者的下巴輕輕抬起;

查看患者是否還有呼吸或呼吸是否順暢。

第三步:人工呼吸

IMG_20190715_105616.jpg

氣道打開后,用左手捏住患者鼻子,同時右手依然保持抬下巴動作。救援者吸一口氣,并將嘴包住患者口部,吹入氣體(約500-600毫升),連續吹氣兩口后,放開捏鼻的手。

溫馨提示

進行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操作的

比率為30:2(兒童可以選擇15:2)

30次胸外按壓

2次人工呼吸

1個循環周期

5個循環(約2分鐘)后

可以檢查和評估心肺復蘇效果

如無效應

反復進行

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操作

直到急救車和醫務人員到達現場

異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

微信圖片_20200914104317.jpg

嬰兒

嬰幼兒臉朝下放在施救者前臂上

施救者手臂貼著嬰兒前胸

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別

固定在下頜骨位置

用另一手掌根部

在嬰兒背部肩胛骨之間輕柔拍打5次

力度要比成人輕

然后觀察異物有沒有被吐出

微信圖片_20200914104328.jpg

    如果沒有吐出,立刻將嬰兒翻過來,頭在下腳在上,面對面放置在大腿上。

    一手固定在嬰兒頭頸位置,另一手伸出食指中指,快速壓迫嬰兒兩乳頭連線以下一指寬處位置,重復5次之后將孩子翻過來重復之前步驟,直至異物排出。

成人異物卡喉

QQ圖片20200914102946.png

1.搶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兩手臂環繞患者的腰部;

     2.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患者肚臍和胸廓之間;

3.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患者的腹部;

4.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如何自救

微信圖片_20200914104348.jpg

身體彎腰45度左右

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

如桌子邊緣、椅背、扶手欄桿等

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

快速向上沖擊

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無意識的患者

IMG_20190715_104917.jpg微信圖片_20200914104328.jpg微信圖片_20200914104339.jpg

使患者仰平臥

搶救者面對患者

騎跨在患者的髖部

施救者將一手置于另一手上

再將下面一手的掌跟

放在胸廓下肚臍上的腹部

用施救者身體的重量

快速沖擊壓迫患者的腹部

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溺水急救

微信圖片_20200914104425.jpg

將溺水者救上岸后應

立即讓其平躺

清理口鼻中的異物

并進行呼喊與拍打

若無反應則立刻進行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

在按壓過程中

會有部分積水從

溺水者嘴部流出

只需將其頭部側歪

讓水流出即可

然后繼續急救

急診科簡介

急診科成立于2005年,擁有固定醫師5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1人,護士13人,其中湖北省急診專科護士1人、湖北省靜脈治療專科護士1人,救護車司機5人,擁有床旁快檢、心電監護、除顫儀、全自動洗胃機、呼吸機、心電圖機、車載轉運呼吸機等急救設備。急診科擔負全縣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院前急救、院內急救、門診治療及社區急救技術培訓任務。

  開通“綠色通道”.開展“院前急救-院內急救-病房ICU”為一體的急救模式.用精湛的急救技術、先進的急救設備、高效的服務質量服務社會,為急危重癥患者開通“綠色通道”。

  出色的應急能力。我們承諾是24小時提供全縣范圍內救護任務,接呼后3分鐘內出車,全力以赴救護每一位患者。

  立足本職工作,提高專業技能,創一流成績。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重點,不光提高自己的急救水平和應急能力,還進入社會進行急救知識科普培訓。

  科室主要負責對各類內科急重癥、常見癥以及創傷性疾病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擅長急性腦血管疾病、慢性疼痛、高血壓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各類呼吸困難、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性昏迷、急性胸痛、腹痛、中毒、急性軟組織損傷等疾病診治。


服務宗旨:救急扶危、服務社區、共創健康人生。

承諾:有急必到、有危必救、有傷必醫、有求必應。

24小時健康熱線0719--2722120

微信圖片_20190824112046.jpg

李.jpg

微信圖片_20200914104415_副本_副本.gif



圖片32.png

mmexport1593425728547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