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竹溪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完成首例腹腔鏡下腸套疊復位術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9-02 08:07作者:王亮     審稿人:劉輝

竹溪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完成首例腹腔鏡下腸套疊復位術

                           

圖片1.png

                             

2020-8-31竹溪縣人民醫院兒科收入一名3歲6個月的小兒患者,患兒周XX,于1天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在竹溪婦幼保健院行輸液治療后癥狀未見緩解,建議轉我院治療。家屬遂帶著患兒來到竹溪縣人民醫院,住院后很快兒科醫師明確了患兒診斷為“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并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在我國發病率較高,占嬰兒腸梗阻的首位急性腸套疊是一種嚴重的急腹癥,若不及時處理有并發腸穿孔,甚至因感染性休克危及患兒生命。小兒急性腸套疊分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保守治療主要以空氣灌腸復位為常見治療方式

明確診斷后兒科醫師立即請普外科醫師會診,普外科醫師看過病人后更加肯定患兒為腸套疊,與家屬溝通病情后考慮先行空氣灌腸復位,然而經兩次灌腸后患兒癥狀仍不能緩解。望著因持續腹痛嘔吐1天的病泱泱的患兒,母親早已心急如焚。針對患兒危重的病情,普外科醫師聯合麻醉科醫師、兒科醫師共同制定了需急診手術的方案,考慮患兒年紀小,普外科劉輝主任決定挑戰一次,行“腹腔鏡下腸套疊復位術”。由于小兒生理原因麻醉要求難度高,氣腹風險大,操作中存在損傷腸管導致腸瘺的可能性,在一般的縣級醫院都難以實施。但竹溪縣人民醫院在十堰市太和醫院的帶領下已開展小兒微創闌尾,微創疝修補手術已久。劉輝科主任在微創手術領域中更是經驗最豐富的,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后家屬愿意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術中發現患兒小腸套入另外腸管有大約20cm長,難怪保守治療基本不起效,劉主任沉下心,手上的動作越發輕柔,終于一點一點的將套入的20cm腸管完全復位。手術結束已然是深夜,但是看到得知微創手術成功母親的笑臉,似乎幾個小時的疲倦也輕松了些,術后患兒很快恢復了通氣,目前仍在進一步治療中。

劉輝科主任說普外科手術微創化是大趨勢,腹腔鏡微創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即為患者節約住院時間,節省住院費用,又有術后并發癥少的優點,目前竹溪縣人民普外科已開展微創腹腔鏡闌尾手術,腹腔鏡膽囊手術,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取石術,腹腔鏡小兒疝修補術,并在十堰市太和醫院的帶領下逐步開展腹腔鏡結直腸惡性腫瘤根治術,后續將開展腹腔鏡成人疝修補術等,使微創技術造福竹溪百姓,這是醫生的驕傲,更是患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