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預警!這病進入高發期!傳播系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5-22 14:57

預警!這病進入高發期!傳播系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這個病專門襲擊6個月-6歲之間的孩子,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它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吁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它的傳播系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手足口病每年發病超200多萬例

據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3月安徽阜陽地區出現了多名發熱及手足口臀皮疹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者,短時間內出現了集中死亡,經調查知道是EV71病毒所致,病毒迅速蔓延全國26個省份。

發病人數雖然較多,但手足口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

1.png

“現在是時候關注除新冠以外的傳染病了。” 在2020首屆《知足常樂 “依”路平安》手足口病防控征文暨防控衛士評選活動的啟動儀式上,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會上指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其他原因讓家長產生了疫苗猶豫,然而當下,進入夏秋季節是疫苗接種的關鍵時刻。

“疫苗接種如果3個月不接種,爆發流行風險是在逐漸加大的,特別麻疹病毒傳播系數12—18,百日咳12—17,新冠病毒1.4—2.5。除了這些傳染病外,手足口病傳播系數將大大增加,達4.2—6.5,它傳播系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卜照清認為,如果忽視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種,重癥手足口病病例數可能明顯高于目前水平。


手足口病整體疫苗接種率仍偏低

“相關研究表明,手足口病需要在免疫接種率達到78%以上才能達到免疫群體的效果,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需要達到67%以上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要求。目前各地EV71疫苗接種率從10%—50%之間不等,遠低于形成群體免疫的要求。”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員陳曉琦認為,在新冠疫苗的防控常態化中,要提高EV71疫苗接種率,聯合接種優勢格外明顯,這樣可以減少去醫院的次數,一次就診,多種保護。

據悉,我國自行研究的EV71疫苗已經可以與乙肝疫苗、麻風疫苗、流腦疫苗聯合接種,研究證明一起接種,或者分開注射接種安全性相同,免疫保護作用也是一樣的。目前EV71疫苗與乙腦疫苗、流感疫苗的聯合接種工作還在繼續進行中。

2.png

辨別:“三個四”幫助家長揪出手足口病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胡冰指出,“4-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臨床上通常與皰疹性咽峽炎混淆,手足口病治療不及時可引發腦膜炎、爆發性心肌炎等嚴重后果,家長應掌握辨別小技巧初步判斷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如何辨別?胡冰介紹:皰疹性咽頰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口腔咽頰部皰疹,少數病例會出現高熱驚厥、腦炎等并發癥,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爾延至兩周。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發熱,一般為38度左右,可有咳嗽、流涕、影響食欲、惡心、嘔吐等表現,同時在1-2日后手掌或腳掌處出現米粒大小的皰疹,有時也會出現在臀部和膝蓋處。

區別手足口病引發的皮疹記住三個四——四部曲“:

病毒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保護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尤其對于6個月-3歲孩子,要盡早進行疫苗接種。此外還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凈水、加強鍛煉、開窗通風、少去人群密集場所。”胡冰強調。

下面是縣人民醫院專家

對常態下開學的提醒

在防范新冠肺炎以外

請務必防范以下6種疾病

防流行性感冒

3.png

專家提醒:

隨著學校開學,學校暴發疫情發生風險增高,學校應重視做好春夏季流感防控工作。

流感對全人群易感,但流行季節兒童的感染率和發病率通常最高。

防諾如病毒感染

4.png

專家提醒:

隨著學校陸續開學,暴發風險增大,接觸傳播和食源性傳播是主要的傳播方式。

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口密集單位為諾如病毒感染暴發高風險場所。

防手足口病

專家提醒: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學齡前兒童。

高發場所為托幼機構,暴發疫情高峰期在4-6月。

防水痘

專家提醒:

重點防控場所主要是小學,5月是暴發的高峰期。

為了更好的預防水痘,建議家長避免小孩和患病小孩玩耍,最好要帶小孩接種兩劑次的水痘疫苗:

    ? 12-24月齡接種第1劑,4歲-6歲接種第2劑。

    ?未完成2劑者,補齊2劑(≤14歲人群兩劑至少間隔3個月,≥15歲人群兩劑至少間隔4周)。

防流行性腮腺炎

專家提醒:

重點防控場所主要是小學,5-6月是暴發的高峰期。

主要防控措施是避免接觸病人,加強學校預防接種查驗證及疫苗補種工作,及時發現和隔離病人,及時處置疫情。

防登革熱

5.png

專家提醒:

隨著學期開學和人員流動,尤其在高等院校存在出現登革熱病例的風險。

注意清除或控制蚊蟲孳生地(清積水),為有效控制學校內蚊蟲密度,還應對學校外圍周邊50~100米范圍內的一切蚊蟲孳生地進行徹底清理。

給家長的建議

打疫苗: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場所,容易造成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如果有疫苗可預防的疾病,建議通過打疫苗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后、就餐前或接觸污染環境后。

勤清潔:經常打掃居室,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

勤通風: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又差的公共場所,家里每天要開窗通風。

勤觀察:寶寶身體不適,出現高熱、嘔吐、腹瀉、皮疹等傳染病可疑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不要帶病上課。

吃熟食:食物必須煮熟煮透,特別是生蠔之類的海產品,即食蔬菜徹底洗干凈。

清積水:及時清理門前屋后的各種積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蟲孳生地。

給學校(托幼機構)的建議

落實晨、午檢:每日落實學生晨、午檢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如患傳染性疾病,需隔離期滿才能上學。

嚴格管理病例:學校員工或學生出現出現發熱、咳嗽、皮疹、嘔吐、腹瀉等癥狀時,應及早離崗離校居家休息,切勿帶病上班(課)。

及時報告疫情:發現病例異常增多時,要立即向當地疾控機構及相關行政部門報告。

加強開窗通風:加強教室、宿舍、午休室等場所的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搞好環境衛生:注意清潔打掃,定期做好玩具、教室、公用活動區等的清潔消毒工作。

加強健康教育: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勤洗手,打噴嚏要遮掩口鼻等。

此外,專家還建議,要盡量減少聚集性活動,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學校方面,除了要做好公共場所的通風消毒工作,各位老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避免學生聚集性活動,提醒學生做好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