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抗擊疫情】  竹溪縣人民醫院:硬核的幕后保障團 戰“疫”中 保障有力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3-05 21:16作者:張曉榮

抗擊疫情

竹溪縣人民醫院:硬核的幕后保障團 “疫”中 保障有力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前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的特殊性,醫護人員只有先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救治病人。救治工作需要大量的防護服、隔離衣、面罩、護目鏡、N95口罩、消毒液、酒精、呼吸機、對講機等醫用物資。發熱病區和隔離病區特殊的工作環境,醫生和病人連續十幾天、幾十天都在里面,每天吃喝拉撒睡更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資,物資保障就顯得格外重要,后勤保障就是決定戰役勝利的基礎和關鍵。

6.jpg

在湖北省十堰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有這樣一個部門,他們在這次突如其來的抗擊新冠病毒的戰“疫”中,能打硬仗,敢于奉獻,始終堅守在醫院后勤保障的第一線,擔負起全院各個科室、部門的后勤保障重任。在疫情來臨的第一時間,他們集中力量確保醫院的后勤保障。

這個部門就是該院新成立“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可稱得上是一支很拼的“部隊”。

疫情發生后,一系列的流程再造接踵而來,而正逢春節,該院面臨著服務尚未營業,導致醫院材料緊缺、服務人員不能到場、時間緊迫等多重困難。正是這支“部隊”籌集物資,加班加點運送貨物,自己動手修理設施設備、接受捐贈物資登記,搬運大件物品,清理規整病房,騰挪搬運病床 ,“三區兩通道”改造等工作同步進行,衣服濕透了又干了,甚至顧不上喝口水,但所有人員都盡心盡力,迅速完成了一次次的流程再造工作。

25.jpg

4.jpg

縣、局、醫院主要領導靠前指揮

院長鄭翔,醫院總支書記鄭正富全盤部署親臨現場

自疫情開始,在院長鄭翔的全面部署下,全院上下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堅守崗位。后勤保障部門迅速響應,真正做到“哪里要服務,哪里就有服務;哪里有需要,需要就來到;哪里有召喚,哪里就有后勤人!”

【硬核一】

19.jpg(神經外科甘雨的父母捐贈茶葉)

26.jpg(人事科主任金超組織同學捐贈防護物資)

24.jpg(普外科護士長王敏娘家大哥捐贈蜜桔)

11.jpg2.jpg(后勤服務中心主任鄧濤組織朋友捐贈愛心牛奶)

接收愛心人士捐贈

“快過年了,服務商未營業,物質緊缺,現在只能我們的人先上來解決……”

“病房通風設備出現了問題,請派人來修理”“好的,好的,我知道姚慶林……”

“請大家迅速行動,將濟安樓大兒科、綜合科、中醫康復科整合,做為第二留觀隔離區(一個隔離紅區、二個留觀隔離區)床鋪,被子等一切設施設備搬到新成立的發熱觀察區……”

“感謝您的捐贈與愛心,請留下您的詳細信息以便我們入庫記錄……”

作為醫院保障部的成員,類似這樣的電話,副院長甘立群、副院長劉琦、工青婦梁寶瓊主任、監審科王紅艷主任、后勤服務中心吳立仁、鄧濤主任、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甘瓊娥、保衛科李玉斌主任、羅高琴、姚慶林、吳曉燕、王耀海、庫管洪應平等,每天需要接打無數個。從年前開始,“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就投入了到應對疫情的各項準備工作之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抗擊疫情,“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的成員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剛上飯桌,就因一個電話而放下手中的碗筷;剛躺進溫暖的被窩,又得起床穿上衣服趕往醫院,抬床、接物資、卸物資、轉運物資、分發物資,進入冰冷的庫房……

“若有戰,召必回”,疫情發生后,“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所有成員主動放棄休假,奔赴在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

在接到電話通知后的保障部其他人員也接二連三回到了醫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阻擊戰一打響,醫用口罩、防護服、隔離衣、護目鏡、手套等醫療防護物資的供給保障成了重中之重,決不能讓一線醫務人員“赤膊上陣”。

在疫情突發、醫用防護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迅速協調各方資源,積極聯系供應商,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地籌集防護物資以保障醫院防控需求,讓醫院醫護人員安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甘立群副院長總是說,籌措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質是我們“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的工作,也是我的責任。我們務必為一線人員提供生命有力的保障。

“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組員王紅艷主任告訴記者說:甘副院長帶領的這個團隊,在接受捐贈物資的核對、點數、發放等流程都快趕上我們護理工作的‘三查七對’了。從核對捐贈物品單位的資質到順利發放到醫護人員手中,從酒精棉片到緊缺的防護服、護目鏡、醫用口罩,他們的團隊都視為珍寶,在核對時特別的細致和嚴謹。”

“在物資保障方面 ,我們想盡千方百計采購物資,保障我們一線的需要,再就是本部院區和隔離紅區跟二個隔離留觀病區的消殺也是一個重點,定時定點對醫院的各個院區和各個病區、公共區進行消殺,我們保潔人員負責垃圾清運、環境衛生,為了疫情的防控,部分科室我們也是按照“新冠肺炎指揮部”的要求進行改造。醫院支書記鄭正富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時得知,為嚴格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同時,保障抗擊疫情一線醫務人員的飲食,“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負責生活物資團隊精心準備營養餐,在保證足夠熱卡攝入的基礎上,葷素搭配,粗細兼顧,決不讓抗疫前線的醫務人員虧了肚子、垮了身子、流汗又流血。同時,對三處的食堂及時調整職工食堂供餐模式,所有點餐人員飯菜打包裝盒領取,有效避免人員流動、聚集,堅持每日為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醫學觀察區、各臨床科室值班醫護人員派送一日三餐,同時保證膳食搭配營養均衡,盡最大可能確保一線人員吃上熱菜熱飯。病號飯全部執行送到床邊。每天對餐廳后廚、就餐區等區域進行無死角清潔消毒,無論職工餐廳還是患者餐廳一律收起桌椅,不允許堂食,減少人員聚餐密接觸。

疫情打亂了醫院的正常工作程序,也打亂了醫務人員正常的生活規律。在發熱病區和隔離病區里上班的醫生和護士,經常飯點吃不上飯也不能按時休息,對身體造成極大傷害。疫情爆發以來,副院長甘立群、副院長劉琦和他的“戰友”們就一直24個小時堅守在醫院。

劉琦作為“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的生活物資總隊長一天的工作卡是這樣打的:天不亮就籌措早餐、安排送餐;搬運各類物資;準備中餐及營養搭配、送餐;搬運各類物資;準備晚餐、送餐;登記清點物資、配送人員名單、送餐人員名單等。

甘立群作為“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的醫療物資總隊長一天的工作卡是這樣打的千方百計、多方籌購,尋找物資。積極加入市、縣物資保障群,每天盯著手機屏幕,生怕漏掉一個捐贈、發放物資的消息,及時與捐贈方溝通聯系,敲定捐贈具體事項后,出具、傳送受捐證明文件,并積極協調快遞公司保證第一時間發貨,以保證一線醫務人員的防護安全。監審科王紅艷主任、工青婦梁寶瓊主任抽調到保障組直接對接醫用和生活物資,在醫院的號召和倡議下,全院職工齊心協力動用一切可用資源,積極為醫院籌措物質,一批接一批愛心人士和慈善基金會的捐贈物資陸陸續續向醫院運來,大大緩解了醫院防控物資的壓力。對于所籌物資,嚴格按照保證一線優先供應的原則,嚴格做到按需定量精準發放。“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幾個女隊員干起了搬運工的活。他(們加快送物資的步伐,每天步行都在4萬步以上,刷爆朋友圈。他們覺得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能貢獻一份力量是莫大的榮幸。

QQ圖片20200221170445.png

領導商議工作

17.jpg

藥劑科加班加點調配中藥

【硬核三】

23.jpg22.jpg11.jpg

15.jpg9.jpg

(搬運物資)

12.jpg

(副院長甘立群搬運84)


【硬核四】

18.jpg

(院辦王耀海給一線戰士肖亮家送大米,妻子和小孩在家,)

微信圖片_20200305233809.jpg

(后勤服務中心姚慶林給戰地夫妻英雄李亞林余芳家換液化氣,家中只有年邁的老母親和年幼的孩子)

20.jpg

(劉琦副院長給中峰隔離留觀病區送物資)

【硬核五】

15.jpg

工青婦聯知心“女漢子”搬運物資


【硬核六】

16.jpg(監審辦主任王紅艷認真登記物資)

14.jpg13.jpg

     (認真核對有序發放吳曉燕、鄧濤等)

10.jpg

3.jpg

(醫院黨總支書記鄭正富給隔離留觀病區送生活物資親自到食堂了解生活情況)

7.jpg

          (盒裝營養餐)

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在院長鄭翔的帶領下,負責參與全縣所有發熱患者的篩查分診,評估病情,現場會診,指導治療。

每天要完成查房、病情討論、現場會診、醫護培訓、人員調度、報表填寫等工作,防控辦每日上報所有患者的病情報表。專家組的每位同志除了完成本職任務外,每天還要參與新冠肺炎隔離紅區跟醫院本部濟安樓3、4、5樓隔離留觀病區和中峰醫院隔離留觀病區疑似患者的治療及病情評估,確診患者的診斷治療及病情評估,奔走在三個隔離病區,一刻也不得閑,那里需要專家指導那里就有專家的身影。

【硬核七】

醫學檢驗準確無誤

5.jpg6.jpg4.jpg

檢驗科的首要任務是為臨床各科提供高質量的檢驗報告,檢驗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醫生對患者的診斷和治療。疫情期間,檢驗科主任顏宏華增強科室管理,開展全程質控,還為臨床醫生提供指導和建議,幫助他們選擇更有價值的檢驗項目。主動參與臨床查房及病例討論,強化檢驗與臨床的關聯,聽取臨床對檢驗報告的評估,同一時間解答臨床醫師對檢驗報告的疑問,將臨床對實驗室的建議與反饋,及時落實整改。加強檢驗員對臨床知識的學習,提升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責任心,確保檢驗質量,至今無一例檢驗事故發生。

抗疫戰場上的輜重部隊,放射科醫生:精準診斷,當好抗疫“偵察兵”

趙.jpg劉.jpg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打贏這場阻擊戰,離不開在一線陣地拼搏的醫護人員。可有這樣一群人卻鮮為人知,他們就是“抗疫戰場上的輜重部隊”----放射科,他們堅守在厚重的防輻射門內,默默無聞;他們素來被稱為醫生的“眼睛”,臨床的“路標”,他們是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放射科團隊。

胸部影像學檢查作為此次肺炎重要的診斷標準之一,放射科成為直接接觸患者的一線科室,列隊疫情防控最前沿。面對疫情,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放射科全體醫務人員積極請戰,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忘初心、踐行使命,詮釋著醫者的堅守與擔當。

“火眼金睛”筑起疫情篩查第一道網

竹溪縣新冠肺炎三個臨時救治區(一個隔離紅區、兩個留觀區)共排查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3890例次,影像篩查與核酸檢測陽性率達到80%以上,為臨床區分診治患者提供了強有力的影像依據。同時,會診中心還為15個鄉鎮醫院審核DR5000余人次,從中篩查出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確診病例先后痊愈出院

據悉,醫院保潔團隊在做好全院清潔消毒工作的基礎上,每日定時定點對公共區域候診椅、地面、扶手、電梯等進行物體表面消毒和空氣消毒,重點加強醫學觀察區、發熱門診、電梯、救護車等消毒及醫療廢物轉運工作,為患者提了供安全衛生的就醫環境。

疫情無情人有情。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新冠肺炎后勤保障部醫院總支和院務會的統一指揮下,始終以永不懈怠的工作精神,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克服一切困難,為疫線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他們也稱得上是最美“逆行者”,一支最能拼的“部隊”。

在院領導班子堅強有力的帶領下,這支硬核有力的后勤保障團隊,他們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奔波勞累,在這場疫情狙擊戰中,不計名利、不計得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前線的醫護人員才多了一份保障和安心。面對疫情,他們和醫務人員一樣沖鋒在前,不是一線勝似一線,為抗擊疫情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成為抗疫戰中最堅實的后盾。

讓我們在給一線醫務工作者掌聲的同時,也為他們送上一份鼓勵

疫情防控依然十分嚴峻,但我們擁抱勝利的決心從未改變。

我們不是生而無畏,而是生命值得敬畏。

我們所承受的重托,是生命賦予的囑托。

——致最美逆行的竹溪人醫

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竹溪人醫人眾志成城,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

1.jpg微信圖片_20200303134919.jpg

mmexport1579801875547.jpgmmexport1579802294888.jpeg

疫情防控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城市和鄉村的各個角落

筑起了層層抗疫防線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群體

不辭辛苦,不計報酬

他們就是竹溪人醫

在抗擊疫情的日子里

者在竹溪縣抗擊“新冠肺炎”戰場

拍下多張逆行的照片

照片里的,你給打幾分?

他們在星夜下奔走

在風雨中堅守

用行動

兌現著曾許下的誓言

他們每天負責

樓棟值守、衛生消殺、

運送物資、信息登記、

體溫測量等工作

在我們看見或看不見的地方

都有這樣一些人

默默為我們遮風擋雨

他們,很平凡,也很偉大

點贊!致敬!

采編:張曉榮   終審:宣傳科

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

圖片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