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疫線】濟安樓隔離留觀病區一群最美逆行者演繹青春芳華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3-02 18:33作者:張曉榮(圖片來源于濟安樓的勇士們提供) “現在正是沖到前面的時候!”竹溪縣人民醫院濟安樓隔離留觀病區一群最美逆行者演繹青春芳華 “穿上防護服也挺帥挺美的,像‘大白’。就是有點想念爸媽做的飯菜了。”疫情當前,在竹溪縣人民醫院濟安留觀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醫生、護士,更是勇士、戰士,他們目標一致,就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會堅持到最后一個撤離”。 “我申請去發熱門診值班了,后天我的中醫康復科專家門診得麻煩你們代勞。”2月6日下午,醫院成立“濟安隔離留觀”病區,新建科室緊急需要支援,中醫康復科主任李亞林在工作群里交接了工作,第一批主動請纓,上了“前線”,一直堅守到現在。 李亞林畢業于湖北中醫藥大學,醫學學士學位,十余年來,他在神經內分泌科時幾乎“包攬”了科室所有的“最”——管床數最多、危重患者比例最多、夜班數最多、春節值班最久、當住院總值班最久……這些先進事跡,讓他被院領導定為“中醫康復科主任”最終最佳人選。 可是大家不知道,今年春節對李亞林而言有些特別。妻子余芳是醫院消化內科護士長,最先響應醫院護理部號召,報名參加了新冠肺炎救治醫院隔離紅區,成為第一批隊員,他原本打算過年,帶著妻兒將雙方老人組織在一起吃頓團年飯。 如今,新冠肺炎救治醫院隔離紅區和中峰鎮衛生院隔離留觀區都告急,在縣指揮部統一部署下,2月6號下午,醫院本部濟安樓中醫康復科也將納入縣域第二個隔離留觀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處置過程,就是與病毒較量、與時間賽跑的過程。與死神搶人,舍我其誰!疫情就是命令!物資組、院感組,7日全天籌備安裝,醫護治療組組建敢死隊。 “我是湖北中醫藥大學畢業的,我有經驗,我可以用中西藥結合去‘殺新冠敵人’我先上!”疫情來襲,李亞林毫不猶豫請戰支援。 這樣一對“‘大白’戰士夫妻”,為了更好地堅守崗位,他將孩子全托給年邁的母親。夫妻二人,一個拼殺在新冠肺炎隔離紅區病房,一個留守在隔離留觀病房一線,以醫院為家。 “怕嗎?”同事問他?!艾F在防護供應上了,忙起來也顧不上害怕,堅守崗位是每一個醫務人員的職責。只是希望戰斗早日結束,回去和家人吃頓團圓飯。” 李亞林告訴記者,“雖然竹溪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結存逐漸下降,但發熱病人留觀篩查任務任然很艱巨。我會站好排查崗哨,堅持到最后一個撤離。愿春暖花開日,同飲慶功酒。” “現在正是沖到前面的時候” 2月8日晚上11:40,第二個隔離留觀病區“中醫康復科新冠肺炎留觀區”,竹溪縣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病區封鎖隔離,正式成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隔離留觀區。 疫情兇猛,隔離留觀病區人手非常緊張。當天,科室年輕護士王怡主動聯系護士長鄒翠琴:“護士長,醫院需要派人上前線嗎?我申請上前線。付小玉報名護士長,童瑤報名護長、梁春蘭報名護長、肖雨薇報名護長、吳曉藝報名護長、付秋菊報名護士長、杜娟報名護士長!。。。。。。”他們是父親、是母親、還是丈夫、妻子,是女兒、是兒子,他(她)們也是一群孩子! 身處抗疫最前線,面對防護程序的繁瑣、N95口罩的憋悶、被感染的風險,主任李亞林、護士長鄒翠琴都未提及這些90后也未提及。但防護用品的緊缺,醫務人員暴露的風險,就成了李亞林和護士長鄒翠琴放不下的心結。 那天開始,她就不斷呼吁,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籌措防護物資。不斷有愛心人士聯系上她(他)。當一件件防護物資送達一線時,社會的溫暖也通過主任李亞林護士長鄒翠琴這座“橋梁”傳遞到了醫護人員心中。 自扎進隔離留觀病房,至今仍在一線,“我是黨員,現在正是沖到前面的時候!我想把管床的患者都平安送出院?!?/span>愛人剛生完孩子的呼吸腎病內科主任明安云這樣說。 隔離留觀病房一共有40名醫務人員。其中有14位醫生,26位護士,年齡最大49歲,黨員一共有3名,20名未成家。 嚴厲的護士長,也是一個“暖心的媽媽”。隔離留觀區的護士長鄒翠琴:“我不管你是誰,防護做不好就不要想進去!”要帶領著40名來自不同單位的醫護并肩作戰。把每一個“孩子”都平平安安地帶回去,這是鄒翠琴護士長立下的誓言,也是每一名護士敢于直面生死的底氣。作為護士長,精湛的業務能力是職責所需。但更重要的是協調好全科的醫生護士,把對抗病魔的戰斗力發揮到最佳,創造生命奇跡。 “護士長,我的手套太大了,這樣我沒法干活?!边@是來自產科23歲的護士鄭鴻淋在向鄒翠琴求助,她急得都快要哭了。“我來給你綁,我來給你綁,你聽我的……”她熱心地對待著自己眼中的這些“孩子”。 鄒翠琴說:“看到她著急的眼神,這個時候我就沒必要再去批評或者是解釋。用一些變通的方法讓護士安心,這才是我應該做的。” “護士長就是一個暖心的媽媽,她會不停地提醒我們,防止我們有疏忽、有遺漏,還會幫助我們檢查每一個防護的要領,衣服的密閉性。雖然有點嚴厲,其實是在保護我們、也是愛我們的一種表現。”護士王怡補充道。 “作為大管家,自然要想孩子們想不到的事,操其他人不用操的心?!编u翠琴形象地說,“我要考慮這個家里的方方面面,協調工作就跟經營一個家是一樣的?!?/span> 護士們都說,鄒護士長有著像媽媽一樣讓他們感到安全的眼神。 在科室的是個大管家,在家卻是個“小女人”。說到家庭,鄒翠琴也有柔軟的一面。她告訴記者,由于工作繁忙,家里很多鎖事都由讀研究生的兒子操持。(注明:鄒護長的愛人鄭正富是醫院黨總支書記也在抗疫一線。)“家,是我可以偷懶的地方。一個人的角色要學會變化,我不能把工作完全帶到生活中,那樣會把我的生活攪亂的。做好科室工作是我的職責,但在家我就是一個小女人?!?/span> 采訪鄒翠琴結束時,鄒護士長說她要為患者為科室也為自己加油。 “我們沒結婚、沒小孩,可以頂替有家有口的同事上一線!”25歲的美小護王怡說。 “我是護士長,我必須上!”新生兒科護士長楊亞子,在隔離病房里,瘦弱的她主動承擔著最辛苦的工作。喂飯、擦洗、翻身……平時就不輕松的活兒,穿上防護服后操作起來顯得更為艱難。 旁人問起來,她只笑笑說:“這里伙食不錯!”如果要問她,瘦弱的肩膀如何能迸發出如此大的能量?“那應該是護士使命賦予的力量?!?/span> 49歲的婦科護士長師利娥,也不示弱的說:“我們都是一個平凡的人,剛開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也會害怕。??可是,有這么多勇敢堅強又溫暖的病人,我們真得用100%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實現家庭團圓。這,也是我們這些娃娃白色娘子軍挺進‘抗疫戰場’的意義。” 還有程娟娟、付秋菊、王怡、付小玉、付秋菊、林鑾鑾、喬薇、童瑤、屈前勤、盧金萍、張丹丹、劉娟、諶曉蘭、熊靜、段曉松、王衍康、王遠林、嚴一航、謝冬麗、徐字坤、顏克杰、梁春蘭、封潔、賀聲梁、杜娟、吳曉藝、鄧瓊瓊、王芳、王鴻、肖雨薇、喬亮、袁慎輝、鄭鴻淋、沈靜、楊鄒、顏向陽……她們都是積極申請去一線戰斗的戰士。 在非常時期,濟安樓隔離留觀病區醫護團隊在承擔了第三戰區(新冠肺炎隔離救治紅區第一戰區、中峰隔離留觀病區第二戰區)的同時,也守好了科室大門。 他們一待就是半個月。白班、夜班,連軸轉,為了省下防護服,他們常常一天不敢吃喝不上廁所。 青春開朗的90后,沒有叫苦、沒有抱怨:“工作強度還好,領導也關心我們,反正一投入戰斗就啥都忘了。”“穿上防護服也挺帥挺美的,像‘大白’。就是有點想念爸媽做的飯菜了。”大疫當前,這群年輕人扛起了醫者使命,用“最美逆行”演繹著青翠琴翠琴春芳華。 【審核:鄒翠琴 李亞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