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的堅守——醫護筆記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0-02-16 21:09作者:張曉榮 抗疫一線的堅守——醫護筆記 竹溪,秦楚古鹽道,湖北省最西邊垂的一個小山區縣城。2020年春節前后,這個縣城也遭受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 疫情就是命令。縣城不大,只有38萬人口,但請纓去抗疫前線的人不少。全縣醫務工作者爭先恐后遞交請戰書,近千人奔赴一線抗疫。這里記錄的,是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身處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故事。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肖祖國——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在一線工作了18天18夜。 在抗擊新冠肺炎“紅區”的這段時間,我常常看到各種新聞報道醫護人員的辛苦,有的人延期了自己的婚禮,有的人瞞著自己的父母,有的人夫妻雙雙奔赴疫區,有的人剪去及腰長發,大家的臉上都被口罩、護目鏡勒出了傷痕,但我們無人退縮,我為身在這樣的隊伍而深感自豪。我身為此次“紅區”的醫療組長,也深感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但是,我們都有信心和毅力戰勝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家小孩只有14歲,從沒離開我們,我愛人也是這次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戰士,她在縣疾控中心,做流行病學調查,這樣,照顧孩子只能交給爺爺奶奶。疫情兇猛,唯愿這一切快點結束。 李琳——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婦科主任) 我們有兩個孩子,小的還不到三歲。因為他們的奶奶70多歲,又有老慢支,我丈夫也有輕度慢性支氣管炎,我只好把他們都托付給他姑姑照顧。算起來,今天已經是我進隔離區的第20天,按照慣例,滿十四天可以輪換。我也想孩子,想照顧他們。但我決定,還是遞交申請,留下來,繼續干。我覺得在這場抗疫戰斗面前,更多的患者需要我,我還有體力、有精力做更多事。我就當所有的患者是我的親屬,我要用盡全力去救治他們。 余芳---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消化內科護士長)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來不及多想,下班回家后就開始收拾行李。臨走時,我給兒子交代冰箱里有哪些食物,米面油放在什么地方。我告訴他怎么煮餃子、煮面條。(他爸爸,我愛人也在醫院本部,第三戰區,值班),平時有些淘氣的他,這一次卻聽得認真,還擁抱我,叫我小心。 進入醫院的隔離區,就如同上了戰場,不能有絲毫分心。我的工作,不僅要收治病人,還要為病人進行心理疏導。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患者心生恐懼。我要做的是減輕他們的恐懼感,鼓勵他們保持正常的起居飲食,增強自身免疫力,為他們增添信心。 在收治的過程中,有一個八歲零11個月的小男孩。看到他,我忽然想起自己的孩子。晚上,我躺在床上,會不自覺地想,這個孩子會不會蓋被子,不知道他怕不怕。因為疫情,他要與父母隔離,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越想越擔心,第二天一大早,我給他買了一件紅牛牛奶和一些糕點,個小朋友十分開心。 這個元宵節,我沒能回家陪孩子。此刻我只希望患者早日康復,希望我的同事們都能平安回家。為了萬家團圓,我會毫不松懈,奮戰到底。 王嬌----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心血管內科護士) 原本正月初八的結婚,看到科室群里護長轉發了護理部的志愿者征集通知。作為一名護士,我深知護理人員在這個時候更加緊缺,如實,我就跟我的準丈夫先商量,婚期推后,雙方父母非常支持我兩的決定,于是,在朋友圈里發了條“婚禮推遲舉行”的消息。我只覺得對不起我丈夫,欠他一個“新婚的吻”,我給他發信息說好了,等我們戰勝疫情,我們凱旋而歸時,我將把我“欠他”的讓他吻個夠。現在每天都是親人、同事、同學、朋友的祝福,我很幸福,我為我小兩口當初的決定點贊! 王晴朗——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心血管內科護士) 肖亮----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 葉慧----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呼吸腎病內科護士長) 。 。 。 。 說實話,自“開戰”以來,我們上至院領導,下至后勤人員、外包工作人,都是不計報酬、不計成本、忘我工作,本人幾次到一線采訪,都是被他們從病房出來后,被那口罩和帽子勒下深深的印痕的“面目全非”的面貌而嚇住了,淚奔!可是,前方抗疫任務依然嚴峻,這個時候,我們白衣戰士,更不能“掉鏈子”呀! 他們都是在給家人的微信留言中這樣說道:你們也不用擔心我,我會照顧好自己。你們在家要服從政府抗疫情的科學防范,你們在家里,等著我。 因為有了你們,才有了大家的安康,才有了我們美好的生活!感謝你們不顧自身安危奔赴前線支援,感謝你們不分晝夜地堅守防御在一線。 從新聞上聽到你們說:“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那一張張按了手印的請戰書,讓人熱淚盈眶,這是何等的勇氣和擔當啊!你們是這個時代的先鋒,是我們的榜樣。 竹溪縣人民醫院太和醫療集團竹溪分院所有醫護人員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心聲。 (張曉榮 整理) |